刘养元 发表于 2004-12-18 20:05:33

[原创]四评杨振宁“2004文化高峰论坛”上的讲话:人世间与自然界不是两回事

       四评杨振宁“2004文化高峰论坛”上的讲话
               人世间与自然界不是两回事
杨振宁先生在“2004文化高峰论坛”上说:“近代科学一个特点就是要摆脱掉天人合一这个观念,承认人世间有人世间的规律,有人世间复杂的现象,自然有自然界的复杂现象,这两个是两回事,不要把它合在一起。”
我们认为,人世间与自然界不是两回事,而是一回事,一定要把它合在一起。
根据《内经》,“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灵枢·岁露》)说明人与天地为一体。《素问·六微旨大论》又说:“上下之位,气交之中,人之居也。故曰:天枢之上,天气主之,天枢之下,地气主之,气交之中,人气从之,万物由之。”《素问·宝命全形论》进一步指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六节藏象论》:“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谷。”充分说明了自然界天地气候对人体是一个整体,人是不可脱离自然界而生存的。可见人与自然界是一回事而不是两回事。
一、“民以食为天”。我国是一个农业国,和天文气象的关系至为密切。远在秦汉时期,二十四节气已全部产生,并在汉代已把十二时与十二地支相配合,成为完整的十二时历法。所谓十二时历法,即把一日昼夜分为十二时辰,这一年二十四节气和一昼夜十二时辰,是我国天文、气象方面的卓越创造,对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有了粮食,人类的生活就有了保证。一般来说,气候温和,风调雨顺,庄稼收成就好;若气候不正常,风不调雨不顺,庄稼收成就差。所以种庄稼不但要根据农时而播、而种、而收,还需要气候的风调雨顺,这就是“天人合一”的整体性。如果脱离“天人合一”,就会带来灾难。在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的教训。如有人违背“天人合一”,认为人与自然界是两回事,不顾气候、土壤和秧苗的生长规律,插秧时,提倡“越密越好”,结果到秋天颗粒无收,饿死不少人。又如1958年的“大跃进”,不顾气候、土壤等具体条件,竟提出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按照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小麦亩产能达到五六百斤算是不错了,而各地的小麦亩产却接二连三地放出“卫星”,从3812斤一直到7320斤。据《人民日报》报道,有个人民公社还计划在来年放个“一棵白菜500斤、皮棉亩产5000斤、小麦亩产12万斤”的“特大卫星”!由于浮夸,向伟大舵手表功,“继续在大跃进”,造成了过苦日子饿死人的悲剧。这就是脱离“天人合一”的恶果。
二、天是一个大宇宙,人是一个小宇宙,所以《内经》认为,天地气候无时无刻不作用于人体,疾病是反常气候对人体作用的结果。所以《内经》非常重视气候、物候及病候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就是说,宇宙运动产生气化,气化形成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六气的消长再形成寒、热、温、凉四季气候。万物在气候的影响下,发生生、长、化、收、藏的相应反映,即是物候。人受气候、物候的影响而发生疾病。而在这三者之中,气候起着决定作用,并且不断地向物候及疾病发生着影响。如《素问·气交变大论》说:“岁木太过,风气流行,脾土受邪,民病餮泄,食减,体重……化气不政,生气独治,云物飞动,草木不宁,甚而摇落。”论述了气化太过对物候、病候的影响。又如“岁木不及,燥乃大行,生气失应,草木晚荣……民病中清,月去胁痛,少腹痛,肠鸣溏泻……”说明了气化不及对物候、病候的干扰。此外,除气候太过不及之外,在气候的胜、复、郁、发方面,《内经》也同样论述了气候、物候、病候三者之间的密切关系,如《素问·气交变大论》说:“春有惨凄残贼之胜,则夏有炎暑燔灼之复。其眚东,其藏肝,其病内舍月去 胁,外在关节。”指出了有胜气出现的时候,则与被克之气相应的脏气必然受害,如春行秋令,则示金气克木气,与木气相应的肝气必然受累。《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土郁之发,岩谷震惊,雷殷气交,埃皆黄黑……民病心腹胀,肠鸣而数后;甚则心痛胁月真 ,呕吐霍乱。”说明了郁发之气对物候及病候的影响。同时,《内经》也非常强调季节对疾病的发生关系,如《素问·水热穴论》说:“春者木始治,肝气始生,肝气急,其风疾,经脉常深,其气少……夏者火始治,心气始长,脉瘦气弱,阳气留溢,热熏分腠,内至于经……秋者金始治,肺将收杀,金将胜火,阳气在合,阴气初胜,湿气及体,阴气未盛,未能深入……冬者水始治,肾方闭,阳气衰少,阴气坚盛,巨阳伏沉,阳脉乃去。”所以,《内经》认为,人不能和四时阴阳违背,否则百病丛生。这也就说明了天、地、人三者合一是一个整体,人不能离开自然界而生存。            如2003年2月底,广东“非典”疫情,像一股龙卷风向湖南猛扑而来,其恐怖、死亡的威胁使湖南顿时混乱,社会动荡不安,立即刮起了一股抢购风,“扳兰根”药价暴涨,顿时抢购一空。当时广州中医大学的教授指出:“非典”相当于中医学中的“风温”,要大家不要太紧张,更不要大惊小怪。我们认为,所谓“非典”与当时当地的气候密切相关。湖南地处五岭山脉以北,气候温和,温差没有广东大,不可能有“非典”,冷水江地处湘中,更不可能有“非典”;并认为“非典”随气候的发生而发生,随气候的消失而消失。不可能全国各地都有“非典”,不可能一年四季都有,更不可能人人都会患“非典”。事实证明:湖南没有“非典”,泠水江也没有“非典”;也并不是全国各地都有,也并没有人人都患“非典”的事实。而西医则不同,认定“非典”的发生与环境、气候无关,因此就认定全国各地都有“非典”,人人都会得“非典”,结果弄得人心惶惶,草木皆兵。由于西医“脱离了天人合一”,在“非典”初起阶段,认为是潜伏期,放弃了治疗的大好时机,只进行观察、隔离,等到病情恶化,“非典”吃人了才惊慌失措起来,把病人当做“犯人”看待。结果医务人员感染很多,死了不少。这是一椿多么惨痛的案件!给国家在政治、经济、交通、商业上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给全国人民的心灵上造成了多大的痛苦!这就是西医脱离“天人合一”、认为人与自然界是两回事所带来巨大的灾难!
三、和谐相处,是大自然生态平衡的一个重要环节。所谓“和谐相处”,就是指几种动植物在互惠的前提下共同生活。与达尔文弱肉强食的所谓自由选择完全不同,“和谐相处”比“弱肉强食”更能适应于生存,彼此和谐就能够 共同度过不良环境,可见,和谐相处比独断横行的达尔文进化论要优越得多,对生物的进化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如植物光合作用时吸收碳气,放出氧气,而动物恰恰相反,动物呼吸时吸收氧气,放出碳气,它们交换着气体,“形成了地球上的物质大循环”。又如肉食动物和草食动物,显然是水火不相容的,但仍然需要生活在一起,羊虽然有会被狼吃掉的危险,但羊还必须要有少数狼的威胁才会进化得更快。又如人类每天扔掉的大量的垃圾,如果没有微生物帮助处理,那么恐怕人类要被垃圾埋掉,庞大的微生物系列推动着物质循环的进程,始终保持着生态平衡。
①、地球被破坏:人类是生态平衡的主要干扰者,地球生态危机的根源在于破坏了自然界的阴阳平衡,如乱伐森林的恶果,导致地球高速度向荒漠演化;由于盲目发展畜牧业,绿色植物的不断被破坏,造成水土流失,河池干枯水源萎缩,使地球呈现着高温效应,森林火灾此起彼伏,造成气候恶性循环。此处干旱连年风沙满天,彼处暴雨成灾田园毁坏,整个地球水火不济,燥湿不调,已经失去了风调雨顺的年月。
②、人与地斗:亩产粮食,层层加码,导致打死、饿死人的惨案。据可靠资料:1959年,河南全省天时不顺,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实产粮只有210亿斤,为了向伟大领袖说明河南在“继续跃进”,而且“跃进得更好”,河南省委第一书记吴芝圃硬是估产为450亿斤,生产队交不出摊派的粮食,就开展“反瞒产”的斗争。哪个生产队完不成征购任务,那个生产队长就要受到批判斗争,甚至被捆起来吊打追逼。信阳专区光山县的一位书记刘文彩,到槐店公社主持“反瞒产”运动,连续拷打40多个社员,打死四人。整个光山县公社一级干部中亲自主持和动手打人者占93%。整个信阳地区为追逼粮食,正式动用专政机关逮捕1774人,其中36人死在狱中;拘留10720人,其中死在拘留所667人。群众形容当时的恐怖气氛说:“干部好似阎王爷,大队好似阎王殿;只见活人去,不见活人还”。1960年春天,信阳专区的公共食堂普遍断炊,酿成了饿死百万人的信阳事件。惨绝人寰的信阳事件发生后,吴芝圃向北京报告:“……据最近统计,自1959年十月到1960年十月,全省死亡人口达190多万,单信阳地区就有100多万,估计问题彻底揭开以后,全省死亡人口在200万以上。这是我省解放以来最大的惨案。”真是惊心动魄!
③、人与人之间的阶级斗争,是破坏生态平衡的重要原因。大自然的生态平衡是和谐共处的,而阶级斗争,是你死我活的斗争。若制造“红色恐怖”,滥杀手无寸铁的无辜,就会破坏整个自然界,动植物都要遭殃。解思忠《中国国民素质危机》一书中记载:“1966年 8月底到 9月初的三天里,北京市郊的大兴县,有325名“四类分子”及其家属在光天化日之下被活埋,其中年龄最大的80岁,最小的出生只有38天;为了斩尽杀绝,还写信、发电报诱骗在外地工作的家属返回原籍,共杀绝22户。1967年8月26日夜晚,在湖南省道县的一个山村里,近20名“四类分子”及其家属被本村几十名村民推进山上深不见底的溶洞;在此前后的66天时间里,该县共有4193名这样的无辜群从被随意处死。类似的大规模杀人事件,当时还有好几处。”
关于湖南道县随意处死人的事件,我们从《血与火的教训》一书中找到了证据。在“楚豫劫难”一章中,有“湘南杀人如麻”一节,原文记载:韶山是革命圣地,在个人崇拜盛行的岁月里,湖南人以是最高权威的家乡人而自豪,对最高权威的“最高指示”奉为“圣旨”,因而一些人在“文化大革命”中表现得相当“出众”,以为只有这样做,才是紧跟伟大领袖,才不辜负老人家对家乡人的期望。当时在湘南道县,武斗进行得更为惨烈,城里城外交相辉映,杀人如麻。道县农村发生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事件,由于“公、检、法”被砸烂,各地纷纷成立所谓“贫下中农最高人民法院”,有权随意将人判处死刑。当时道县的一份材料这样记载:“今年八月以来,道县农村发生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事件,被害人数上万。老至80岁,小至几个月的胎儿,除四类分子及地富子女外,还有共产党员、共青团员、贫下中农、国家干部、复员军人。屠杀的手段有:刀砍、铳打、铁烙、活埋、沉河、尖刀剌、钝刀剐、锄头挖、绳子勒、石头砸、数十人捆在一起用炸药炸,几十个人丢进红薯窖里用烟活活熏死,还采用砍头、挖眼、削鼻、剖腹、割乳、断肢等手段,真是目不忍睹,耳不忍闻……”方圆几千平方公里的道悬农村土地上,一时间“尸横遍野,水臭风腥。”让我们来倾听一下这潇河水、这山洞、这山脚地窖的呜咽!
人类是生态平衡的主要干扰者,但也是促进生态平衡趋向恢复的主要力量。保护环境,恢复生态平衡已是刻不容缓了。解放以来,特别在“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国人完全脱离了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大一统的仁爱精神,大讲阶级斗争: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中国人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在“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口号下,地球已伤痕屡屡,满目疮痍。阶级斗争取消后,人与人的关系有 了缓和,被破坏了的穷山恶水,开始有了好转。目前,中国人又进入了“高风险社会”,2004年1~5月,全国共发生各类事故366159起,死亡52719人。如果再继续脱离“天人合一”,认为人与自然界是两回事的话,中国人将会自己毁灭自己了。现在中国人从痛苦中惊醒过来,都觉得再不能脱离“天人合一”了,都觉得以恢复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当务之急,所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场“恢复古文化”运动,也就是要恢复“仁爱精神”,中国人要自己拯救自己,要促进大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杨振宁先生在中国人即将自己消灭自己的时候,提出又要中国人脱离“天人合一”,认为人与自然界不是一回事,以此来阻挡中国人“恢复古文化”,又想把中国人推进自相残杀之中,是何用意!一位热爱中国人民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科技成就有着浓厚兴趣的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R .K .G .Temple)说:现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基本发明和发现,可能有一半以上来源于中国。应当认识到,人类文明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现代技术世界正是东西方文明相结合的产物,东西方都必须承认和尊重中国的贡献。杨先生你认为他说的话对吗?

邵又珏 发表于 2014-5-6 05:41:28

支持你哈...................................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原创]四评杨振宁“2004文化高峰论坛”上的讲话:人世间与自然界不是两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