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叔 发表于 2005-1-22 19:38:25

[转帖]医易的科学性探讨

二、阴阳概念辨源
阴阳源自上古对于羊的称谓。语言的概念一般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的发展变化,因此,阴阳概念也应如此;古人由拟声形成最初的语音,如“鸡、鸭、鹅、羊”的发音即是这样,并逐步演变成生活中概念;上古主要养羊,生活离不开羊,因此能推断,“羊”作为拟声得来的一个基本语音概念,在当时的生活中一定经常使用,经常使用的概念会由生活内容的不断丰富而使语音概念被扩充,如“养”就对是“羊”的扩充,上古有音无字,音同则义同,所以在没有文字的时代说“阳”和“羊”是没有区别,“太阳”即是“太羊”,先民把天上太阳想成是巨大公羊,至有文字出现,“羊”“阳”由于有概念上的分化,才使文字各别;如同爱思基摩人对与雪的辨别,由于长期地与羊生活,自然能分辨母羊声音,从“阴”与“阳”牢固的对应关系,结合“阴”的雌性含义,对母羊的拟声就应是“阴”,所以古人把月亮称“太阴”也即是把天上月亮想象成巨大母羊。“阴阳”概念的抽象与转变,很早即已开始,至伏曦有“爻分阴阳”,万物分阴分阳的说法,因此,对中古上古的医易之论,注意其文化的音同义同、音同义分,可看清许多文化现象的背后。
《汉书·艺文志》:“阴阳家者流,盖出于羲和之官,敬顺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此其所长也”,表明阴阳家观天象以制历法,目的是为了生产,其历法知识只能是由更初级的生产知识做解释,所谓季节气候的阴阳平衡、阳生阴消、阴生阳长、阳杀阴藏,实际是一语双关,是以养羊的说法在叙述着季节与气候。古时靠驯化野生羱羊来放牧羊群,母羊每年是10到12月交配,妊娠五个月后通常每胎可产一仔,极少二仔,产期大约4至5月间。春天是小羊生,所以春天养羊是“阳生”而“阴消”,“阴消”即可以开始杀母羊,冬天是母羊孕,所以冬天养羊是“阳杀”和“阴藏”。古人把少阴、少阳、老阴、老阳作为最早的医易之论,显然也是在用对少母羊、少公羊、老母羊、老公羊的知识在考察世界与自身,当这样的考察能被这旧的养羊知识吸纳时,同样的“阴阳”发音就又赋予了新的含义,正是这样一语双关和多关的模式使得阴阳逐步由语音而概念而观念扩张成一种古代理论,医易同源的根本是古代生产,因此,透过这众多文化现象的背后,阴阳的原型应是古时羊群。

歧叔 发表于 2005-1-22 19:41:33

[转帖]医易的科学性探讨

二、离散差分方程的建模型符合医易文化的原型
    “史之不存,求诸野”。若野不完备则以俗相推,以俗相推还不足,则从文化现象来分析。以下是具体推求过程。
在山东、湖北、安徽、河北等地的农村,仍可看见人们固执地将猪、羊、牛等动物胎衣以禾草捆好,悬挂在居家附近的树枝。这种广泛地域的结绳风俗,可视作是由同一族群的原始结绳文化在经过移民迁徙后在今天社会的遗存。这可设想,原始社会,从卫生、安全考虑,需将食物——如动物的胎衣,以草包好,在树枝上结绳而挂,然后逐渐发现了它的记事功能,这样才形成原始的结绳记事之文化。
进一步设想是:在一个养羊为主的部落,羊群繁殖季节胎衣会大量产生,存在按胎衣之阴阳分别编制成串,逐年按一阴一阳顺序悬挂在一根树枝的作法。首先,这只需看人们将鱼、蒜和辣椒等成串保存的习俗,就知先民也有类似的作法。其次,古音“易”同“阳”和“羊”,在无文字,古人一音一义,阴阳家即有经验的养羊之家,发音“阳、易”均为“羊”义,发音“太羊”才为“阳”义,否则,必有概念混乱。《易经●系辞》:“生生之谓易”,显然“易”应是一种与羊的“生生”有关的制器。造字之时,“易”为象形,“扬、杨”从“易”,表明杨柳枝条的下垂象、飘扬象与“易”所表达的象类似,因此“易”上为日,取其日照晾晒之意,下有横的树枝逐年悬挂的成串的结绳之物的象,此物与“生生”有关,用排除法,则只能是繁殖时的胎衣。“一阴一阳之谓道”,以树枝作挂,只有按一定顺序排列才有意义,古人以奇为阳,偶为阴,只有阴、阳性别无法区分,才需以奇偶加以识别,而随意悬挂在一根树枝的以草包着的胎衣恰恰是不能区分。
由上分析,早的养羊之家是逐年以小羊胎盘,按固定阴阳顺序在一根树枝作挂,并以此作为其生产观测的“易”形之器的。此作法可具有以下特点:
1、      可直观每年的生产。这是结绳记事、结绳记史的雏形。
2、      可凭经验预测未来的生产。古时的养羊生产直接关系到个人的生活命运,所以这是后世迷信命运预测的原始根源,也是医家和阴阳哲学家思索的起点。
3、      可以记年。这是简单原始的生产历法。
易文化是多层次,多向度,多阶段,几千年逐步累积起来的一个庞大文化体系,始于上古代,兴于商末,盛于周初,反观周之太傅,其所掌管的记史、占卜和历法,与早期的养羊之家的确有着职业上的相承关系。因此,把早期的养羊文化认定为易文化之根,以原始羊群为原型,以离散差分方程形式的数学建模来模拟其生产中的“易”型之器,是合乎医易文化的历史原貌的。

--------------------------------------------------------------------------------

歧叔 发表于 2005-1-22 19:47:10

[转帖]医易的科学性探讨

歧叔的意思是,大家对中医的理论基础都很关心,特意转来大家讨论。
中医,要达到象现代科学一样成为一门明白清晰的学问,具体应该怎样做。

金谷子 发表于 2005-1-24 20:07:05

[转帖]医易的科学性探讨

我可以猜到,上文的作者,对中国天文的观测方法,欠少深入的认识。
仰观天文,可以推算出日月之蚀。“其历法知识只能是由更初级的生产知识做解释”怕是小看了古人,而只是呆在书斋中的一已之思。

cvxdo 发表于 2014-5-13 09:33:10

百度一下你就知道了啊,千万别谷歌一下,因为你会知道的太多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转帖]医易的科学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