砒霜治疗大肠癌机制阐明
由南京市第二医院完成的“三氧化二砷治疗大肠癌的研究”日前通过专家鉴定。该研究首次阐明了砒霜治疗大肠癌的作用机制,为临床运用三氧化二砷注射液单药或联合用药治疗大肠癌提供了可靠的实验依据。
三氧化二砷是砒霜的主要成分。针对大肠癌80%~90%为分化型腺癌,增殖缓慢,常规化疗效果差的问题,南京市第二医院组成科研组,从1999年开始,运用现代生物学技术,通过体外细胞培养和动物实验观察三氧化二砷注射液以及三氧化二砷注射液联合5—氟脲嘧啶的抗大肠癌作用,探讨三氧化二砷注射液单药或联合用药在体、内外的抗大肠癌作用、作用机制及药物毒性作用。
经过5年努力,课题组得出3点创新性结论:一是发现三氧化二砷注射液抗大肠癌的作用机制之一是抑制大肠癌细胞端粒酶活性;二是发现三氧化二砷注射液联合5—氟脲嘧啶在体内、外具有协同抗大肠癌作用,其作用机制包括增强诱导癌细胞凋亡、调控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增强抑制癌细胞端粒酶活性及其催化亚单位表达、细胞周期调控剂与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联合增效;三是阐明三氧化二砷注射液与5—氟脲嘧啶联合应用后在体内不加重各单药的毒副作用。(健)
砒霜治疗大肠癌机制阐明
中药亚砷酸注射液获支持资金1200万元日前,哈尔滨伊达药业有限公司的主打中药产品——亚砷酸注射液,被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评定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并给予专项资金支持1200万元。
亚砷酸注射液来自民间中医验方,后经哈医大附属一院的专家反复筛选,确定了其有效成分并进行提纯精制,最后由单一组分制成注射液,用于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该药于1999年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新药证书与生产批件,上市用于临床较美国FDA早一年时间,这在我国医药史上尚属惟一的一次。并于200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我国科学家王振义、陈竺院士曾就其机理进行深入研究,首次发现砷剂能诱导、分化急性早幼粒细胞,并使癌细胞凋亡,即使其走向程序化死亡的“自杀”之路。他们的成果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世界驰名的《科学》杂志以“古老的中医学放出新的光彩”为题进行了专题报道。众多反馈信息也表明,砷剂对胰腺癌、胃癌、肠癌、肺癌、肝癌、巨核细胞白血病、B细胞性淋巴瘤等确有可喜的疗效。去年9月,经国家药监局批准,亚砷酸注射液的适应症由M3型白血病又扩大到实体瘤肝癌上。(中)
我不会讲话,一见人多就结结巴巴,像羊拉屎一样,不合你的味道请多多包涵。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