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suxj 发表于 2013-12-7 21:54:32

苏礼医案——气阴亏虚

周某,女,9岁。
【现病史】2个月前感冒发热40℃,咽痛,经治疗1周后热退,以后惟感乏力、胸闷、头晕、恶心,上楼时气急。入院前1周因体育活动后胸闷,乏力加剧,胸痛,心慌,出汗来院门诊,收入病房。症见形体消瘦,面色胱白,气短声弱,头晕乏力,纳呆食少,夜寐盗汗,口干,心悸心慌,胸部闷痛,舌质红,舌苔白腻,脉细数结代。
【查体】体温36. 5℃,心率112/分,呼吸30/分,血压90/60mmHg。发育营养欠佳,形体瘦弱,面色稍白,颈两侧触及黄豆大小淋巴结,咽红,扁桃体工度肿大,心率112/分,第一心音低钝,心律失常,期前收缩10~12/分,心前区闻及2-3级收缩期杂音,肺部阴性,腹平软,肝肋下2cm,脾肋下lcm。
,【实验室检查】血沉6mm/h,抗“O”625U,黏蛋白5.50mg,咽拭培养阴性,CDH435U,GOT 44U,CPK 72mg。心电图示:窦性心律不齐,频发室性期前收缩。
【诊断】病毒性心肌炎(中医:心悸)。
【辨证】气阴亏虚。
【治法】    益气养阴,宁心安神。
【方药】黄芪lOg,党参lOg,当归IOg,丹参12g,赤、白芍药各IOg,瓜蒌12g,葛根15g,郁金lOg,泽兰15g,刘寄奴15g,薤白lOg,五味子3g,炙甘草iliog。7剂。水煎服。
l周后患儿精神好转,面色稍红润,胸闷,心悸心慌,乏力减轻,食稍增加,胸痛消失。心电图示:窦性心律不齐,偶发室性期前收缩。GOT 40U,CPK 56. 7mg。原方加减继续服用。4周后体征消失,实验室检查阴性,心电图恢复正常,出院。继续服用原方加减,以巩固疗效。门诊随访年余,病情稳定,未再复发。
【按语】本案辨证为气阴两虚,治宜益气养阴,宁心安神,佐以活血化瘀。方用炙甘草汤合生脉散加减。方中炙甘草、党参、黄芪补益心气;当归、白芍、五味子敛津养阴;葛根、瓜蒌、郁金、薤白宣痹通络;泽兰、刘寄奴、丹参、当归养血通脉,活血化瘀。现代中药药理研究,活血化瘀药物能扩张血管,减少阻力,增加血流量,从而改善心肌缺血供氧,并能促进心肌的修复。

eiyaffzs 发表于 2014-9-19 01:38:43

有一个钥匙掉进粪坑,被染成了黄色,江湖上就叫他“东邪”…

icmv7465 发表于 2015-5-30 05:45:08

饿,饿,饿,屈原向天歌。白毛浮绿水,几度夕阳红…。

亮仔 发表于 2016-2-26 18:19:15

珍爱生命,果断回帖。

zxcfmv 发表于 2016-12-4 02:16:08

相当不错,感谢无私分享精神!

lwsyp 发表于 2017-8-31 22:54:02

楼主又是你啊,哈哈!

ihzwt 发表于 2018-5-30 18:39:33

麻烦你给我称两块钱不锈钢飞镖,这是我的8级刺客证书…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苏礼医案——气阴亏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