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炳南医案——湿热内蕴,兼有食滞
刘某,男,6个月。【初诊日期】1964年3月1 7日。
【主诉】患儿面、颈、前胸部起红疹,流水,瘙痒,近半年。
现病史】出生后数日,头顶即生颗粒作痒,日渐扩展。半个月前用温水洗脸,症状反而加重,逐渐发展到面部、颈部及前胸部,糜烂流水,遇热痒甚,烦躁不安。母乳、牛奶喂养,胃纳佳,便中带奶瓣,小便短赤。曾在某医院治疗,内服药片(药名不详),外搽白色药膏,效果不明显。
【查体】营养中等,面色红润,指纹紫,颜面、头顶及颈下胸前皮肤多数粟疹,水疱密集成片,皮色潮红,部分皮损显露出鲜红色的糜烂面,湿润渗出芝较多,有较多的痂皮。
【诊断】婴儿湿疹(中医:奶癣)。
【辨证】 湿热内蕴,兼有食滞。
【治法】清热利湿,佐以消导。
【方药】金银花4. 5g,黄芩、菊花、竹叶各1.5g,焦麦芽6g,连翘、赤芍、茯苓皮各3g。
外用马齿苋、黄柏各等份,煎水湿敷。
服药3剂后,颜面、头顶皮损渗出液停止,皮肤趋于干燥,红晕消退,但仍有新生皮疹出现。再服前方3剂和外用药后,皮损大部消退,痒感减轻,大便有时量多带少许奶瓣,前方去茯苓皮、菊花,加焦神曲3g,再服2剂痊愈。
[选自北京中医医院,赵炳南临床经验集(第二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 路过,支持一下啦 照这样的说啊,碰下运气也好。 路过,支持一下啦 麻烦你给我称两块钱不锈钢飞镖,这是我的8级刺客证书… 传说中的沙发???哇卡卡 这篇帖子构思新颖,题材独具匠心,段落清晰,情节诡异,跌宕起伏,主线分明,引人入胜,平淡中显示出不凡的文学功底,可谓是字字珠玑,句句经典,是我辈应当学习之典范。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