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袂 发表于 2014-11-29 15:04:47

外星生命或可依赖超临界二氧化碳生存,那是植物吧!

  国外最新研究称,外星生命或许依赖于独特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存活。这种“超临界”二氧化碳的特征就是液态和气态共存,它可能是外星生命存活的关键。

  我们对于二氧化碳最熟悉的莫过于它是一种能够捕获热量、促使地球升温的温室气体,它由动物呼出并且被植物的光合作用所利用。虽然二氧化碳能够以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状态存在,但是超过温度和压力的组合临界值后,它就会进入一种“超临界状态”。

  二氧化碳大约在88华氏度、压力为海平面大气压的73倍时进入临界状态。这种超临界流体同时拥有液体和气体的特性。比如说,它能够像液体一样溶解物质,也能够像气体一样流动。超临界二氧化碳的应用正越来越多,比如用于去咖啡豆去除咖啡因和干洗等。

  通常科学家认为二氧化碳并非一种可以产生生命所需化学反应的溶剂,但是超临界流体与其他常见液体有着明显的不同,科学家们探索它是否适合于生命存活。

  研究的合著者,华盛顿州立大学的天体物理学家Dirk Schulze-Makuch称:“我一直都对可能存在的外星生命以及生物体对极端环境的创造性适应感兴趣。超临界二氧化碳常常被人们忽视,因此我感觉应当有人考虑一下它的生物潜能。”

  研究人员注意到,酶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的稳定性超过在水中时的状态。除此之外,超临界二氧化碳会使酶更特别,产生的不必要副反应更少。令人惊讶的是,许多细菌物种能够存活于超临界二氧化碳中。除此之外,地球上的独特地域也支持了生命能够在富含二氧化碳的环境中存活的观点。

  金星在早期时位于太阳的宜居带,此时液态水能够在星球表面形成。在金星的水被加热消失之前有可能已经进化出了生命。Schulze-Makuch称,尽管不太可能有生命从水中存活转换到超临界二氧化碳中存活,但或许有生命的残骸保存在其中。

  Schulze-Makuch留意到,在太阳系之外许多超级地球的质量都达到了地球的10倍甚至更多。在这种强引力和高气压下,超临界二氧化碳或许非常普遍。尽管没有证据表明不依赖水的生命是可能存在,但Schulze-Makuch认为我们有着充分的理由进行假设。

  《星际穿越》是当前上映的一部科幻大片,讲述人类文明穿越虫洞寻找类地行星的过程,有趣的是,虫洞的另一头位于黑洞附近,因此其中涉及到许多令人费解的物理概念。

  物理概念在许多科幻电影中都出现,诸如虫洞、高纬时空、黑洞、量子引力论以及人类情感等都是科幻电影中时常出现的元素。科幻电影虽然好看,但涉及到的物理定律需要科学家日复一日地进行实验,比如大型强子对撞机就可以让我们了解宇宙的真实面貌,也只有建立在这些微观数据基础上,我们才能看到最接近实际的宇宙。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物理学家詹姆斯·比彻姆认为我们需要通过世界上最强大的粒子对撞机寻找关于宇宙之谜的线索,并改变我们过去对宇宙的认识。

  大型强子对撞机则是世界上顶级的粒子对撞机,通过接近光速的粒子对撞来呈现宇宙诞生时期的环境,科学家也试图通过质子等粒子的对撞发现早期宇宙中存在的亚原子粒子。但是有一点大型强子对撞机并不能满足我们的要求,即无法帮助我们理解人类的情感,或许这是宇宙中独立于物质之外的某种力量。

  《星际穿越》对于普通大众而言,是一部非常优秀的科幻片,而在一些物理学家眼中,《星际穿越》似乎有些千疮百孔,许多物理学家都能从中挑出一些他们认为的问题。

  当然,克里斯托弗·诺兰将复杂的天体物理学搬上大屏幕确实不易,这也是一次伟大的尝试,即便在西方科幻文化发达的今天,《星际穿越》也是一个新的里程碑,比如加州理工学院的科学家花了一年的时间来制作影片中的黑洞。

  科幻片之所以吸引人,最关键的因素之一是能将复杂的科学转换为吸引人的情节,比如虫洞穿越,其背后的理论几乎都有数学公式,但呈现出来的情景却是我们抵达了另一个星系,对于公众而言,这是一件非常酷的事情。克里斯托弗·诺兰也将情感因素嵌入了这部影片,让我们感觉到在多维时空外,还存在一种神秘的情感力量在支配着人类,或许这属于科幻影片中的科幻理论了。

http://www.sanluyunshu.com/ghy/1xfmt/
http://www.sanmaoqi.com/ghy/m6h3/
http://www.sanqiangshicai.com/ghy/3v5/
http://www.sanshanshicai.com/ghy/axj/
http://www.sansuiweixiu.com/ghy/418m/

ritabttrzun 发表于 2014-11-29 15:09:08

鼎力支持!!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外星生命或可依赖超临界二氧化碳生存,那是植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