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对 发表于 2003-9-8 20:35:32

送于山野老人,我摘录《医学心悟》

治阴虚无上妙方
    天一生水,命曰真阴。真阴亏则不能制火,以致心火炎上
而克肺金.于是发热、咳嗽、吐痰诸症生焉.盖发热者,阳烁阴
也;咳嗽者,火刑金也;吐痰者,肾火虚泛而为痰,如锅中之水,
热甚则腾沸也.当此时势,岂徒区区草木之功所能济哉』必须
取华池之水,频频吞咽,以静治于无形,然后以汤丸佐之,庶几
水升火降,而成天地交泰之象耳.主方在吞泽液。华池之水,
人身之金液也,敷布五脏,洒陈六腑,然后注之于肾而为精。肾
中阴亏,则真水上泛而为痰,将井华池之水,一拥俱出.痰愈多
而肌愈瘦.病诚可畏.今立一法,二六时中,常以舌抵上腭,令
华池之水充满口中,乃正体舒气,以意目力送至丹田,口复一—
口,数十乃止。此所谓以真水补真阴,同气相求,必然之理也。
每见今之治虚者,专主六味地黄等药,以为滋阴壮水之法,未
为不善,而独不于本原之水,取其点滴以自相灌溉,是舍真求
假,不得为保生十全之计,此予所以谆谆而为是言也.卫生君
子,尚明听之哉

都对 发表于 2003-9-8 20:36:35

送于山野老人,我摘录《医学心悟》

                  人参果
    昔者纯阳吕祖师,出卖人参果,‘文山一枚,专治五劳七
伤,诸虚百损。并能御外邪,消饮食,轻身不老,却病延年。真
神丹妙药也!市人闻之,环聚争买者千余人。祖师大喝曰:此
果人人皆有,但汝等不肯服食耳。众方醒悟。今之患虚者众矣,
或归怨贫乏而无力服参,或归怨医家不早为用参,或归怨医家
不应早用参.或归怨用参之太多,或归怨用参之太少,或归怨
用参而不用桂、附以为佐,或归怨用参而不用芪、术以为援,或
归怨用参而不用二地、二冬以为制。议论风生,全不反躬自省,
以致屡效屡复,难收全功。不佞身肩是任,宁敢造次,博稽古
训,百法追寻,每见历代良医,治法不过若此。于是睁开目力,
取来参果一车,普送虚人服食。凡病危而复安者,不论有参无
参,皆其肯服参果者也。凡病愈而复发者,不论有参无参,皆其
不服参果者也。世人请自思维,定知此十消息。惟愿患者各怀
其宝,必然服药有功,住吐永年,无负我祖师垂救之至意,是恳
是祷。
    以上数篇,发明医中之误,细详调摄之方,盖弭患于末萌,
治未病之意也。后此皆言治法。

都对 发表于 2003-9-8 20:36:58

送于山野老人,我摘录《医学心悟》

                阴证有三说
    世人论伤寒,辄曰阴证,而不知有三说也:有传经之阴证,
阴中之热证也;有直中之阴证,阴中之寒证也;有房室之阴证,
阴中之虚证也。既犯房室而得热证,则灼热极甚;犯房室而得
寒证,则阴寒极甚。热之甚,清剂宜轻;寒之甚,温剂宜重,斯无
弊耳。乃世人混称夹阴,而医者漫不加察,反从而和之。噫,陋
矣!

都对 发表于 2003-9-8 20:39:04

送于山野老人,我摘录《医学心悟》

                        项脊强
问曰;项脊强何以是太阳证?答曰;项脊者,太阳经所过之
地。太阳病则项脊强也。
    又问曰:仲景云:结胸证,项脊强,如柔痉状,何谓也?答
    曰c本太阳病,为医误下而成结胸,胸中胀痛,俯仰不舒,有似
    于项强,非真项强也。盖太阳项强,强在项后,经脉拘挛而疼
    痛,胸无病也。结朐项强,强在项前,胸中俯仰不舒,项无病也;
    且结胸证,误下而后成,太阳病初起而即见,自不同耳。

都对 发表于 2003-9-8 20:40:55

送于山野老人,我摘录《医学心悟》

                         四肢拘急
    问曰:四肢拘急,何以是太阳证?答曰;寒主收引,热主舒
伸,天道之常。秋冬则万物敛藏,春夏则万物发舒,此定理也。
《内经》曰:寒则筋挛骨痛,热则筋弛肉缓。故拘急为太阳感寒
证。
    又问曰:里证亦有拘急,何也?答曰;直中阴证,脏受寒侵,
经脉因而敛束。若传经入里,则为热,热则体舒,又焉得拘急
乎?总之,发热头痛而拘急者,太阳证也。无发热头痛而拘急
者,直中证也。仲景治法,太阳表证及风湿相搏而见挛急者,皆
处以桂枝加附子汤、甘草附子汤之类,矧三阴直中者乎?亦有
汗、吐、下后,四肢拘急者,此津液内竭,血不能荣润筋骨,或补
或愠,相机而行也。
    又问曰:拘急属寒,固无疑矣。常见内热极甚,身如枯柴,
四肢僵硬,不能屈伸者,何也?答曰:此热甚血枯,肝脏将绝之
候,名曰搐搦,非拘急也。仲景云:四肢絷习,唇吻反青,为肝
绕.此之谓也。

山野老人 发表于 2003-9-8 20:59:47

送于山野老人,我摘录《医学心悟》

都对君诲我不浅,再度致谢!!

志一 发表于 2003-9-8 22:33:56

送于山野老人,我摘录《医学心悟》

    “阴证有三说
   世人论伤寒,辄曰阴证,而不知有三说也:有传经之阴证,
阴中之热证也;有直中之阴证,阴中之寒证也;有房室之阴证,
阴中之虚证也。既犯房室而得热证,则灼热极甚;犯房室而得
寒证,则阴寒极甚。热之甚,清剂宜轻;寒之甚,温剂宜重,斯无
弊耳。乃世人混称夹阴,而医者漫不加察,反从而和之。噫,陋
矣!”
    启吾不明。

pop 发表于 2003-9-9 00:15:40

送于山野老人,我摘录《医学心悟》

妙阿,多贴点

都对 发表于 2003-9-10 19:12:45

送于山野老人,我摘录《医学心悟》

下面引用由志一在 2003/09/08 10:33pm 发表的内容:
“阴证有三说
   世人论伤寒,辄曰阴证,而不知有三说也:有传经之阴证,
阴中之热证也;有直中之阴证,阴中之寒证也;有房室之阴证,
阴中之虚证也。既犯房室而得热证,则灼热极甚;犯房室而得
...

此对伤寒的拓宽,讲解十分明确了。慢慢体悟,回有大的帮助。

如如 发表于 2003-9-12 08:06:46

送于山野老人,我摘录《医学心悟》

下面引用由都对在 2003/09/08 08:35pm 发表的内容:
治阴虚无上妙方
    天一生水,命曰真阴。真阴亏则不能制火,以致心火炎上
而克肺金.于是发热、咳嗽、吐痰诸症生焉.盖发热者,阳烁阴
也;咳嗽者,火刑金也;吐痰者,肾火虚泛而为痰,如锅中之水,
...

真高明者也!!!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送于山野老人,我摘录《医学心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