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气概念的医理探讨
中医气概念的医理探讨山西医科大学附属晋中第一医院主任医师兼副教授(退休) 郝守玉
只有首先彻底认识了中医基本概念的本质才能逐步实现真正的中西医结合。
唯有破解中医本质才能汇通中西医理探讨一文中说;
【中西医理论在内涵上是相通的,科学破解中医理论的研究本身,就是实现中西
医理论统一的可行途径。中医理论与西医理论是研究侧重点截然不同、却又各具
优势的科学理论,中医学理论的优势是“整体系统观”,在“宏观整体上清楚,
微观局部上模糊”。西医学理论的优势是“分析还原论”,在“微观局部上清楚
,宏观整体上模糊”。
实践性研究只能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性研究才能解决本质问题。实践性研究
的作用,是为理论性研究揭示事物本质提供客观证据。若只有实践性研究而没有
理论性研究,即使材料堆积如山,也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而揭示事物的本质恰
恰是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由此可知,从某种意义上讲,理论性研究比实践性研
究更为重要】。
文中的观点我十分赞同,我们目前要做的事情是以系统论为导向,整理规范
中医基本概念的整体系统思维精华,我认为就是要把握住中医整体思维的核心,
要上升到中医理论的整体思维要领:立体网络复杂系统上来,我们千万要注意这
一点,捉住核心。研究中医理论,要捉住和真正懂得了中医理论中复杂适应系统
【CAS】整体思维的精华,适应原样效应、双向调节作用的理论精华。才能一通
百通、融会贯通,实现中西医融合,实现中医现代化。古人也掌握了这个核心要
领,不过表达的概念、语言不同罢了。
正如著名学者钱学森指出的,中医学的科学性在于它的系统性,人体是一个
巨系统,中医学正是人体的巨系统理论,这就是它的先进科学之处。我们应该重
视。总而言之我的看法是经络之气、脏腑之气、营卫之气、三焦之气的气概念,
以系统论为导向,都是人体系统中,各个子系统的包括神经--内分泌--细胞因子
复杂网络调控下的能量代谢过程状态。
关于气概念的中西医结合问题,是中西医结合中最为困难的部分,按朱熹理
学的看法,气概念与看不见摸不着的形而上的理概念层次不同,是属于形而下的
层次,相当于西医理论的能量调节控制代谢状态过程。 两小儿辩日,一儿曰:一天就是一日!一儿曰:一日就是一天!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