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扒鸡的历史典故
德州扒鸡源于明代,盛于清末民初,距今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著名历史文学家二月河曾在乾隆皇帝《风华初露》第一回篇首就描述了德州扒鸡在社会民俗中的影响:“德州扒鸡驰名天下,不但山东,就是保定、河南达官贵人请客宴席,也常用驿道快马传送,每年秋季还要进贡皇宫御用一千只。鸡好吃全凭一锅汤,那锅老汤都是十几代传下来的,做鸡续水从不停火。人家分家,不重浮财,就看重那锅卤汤。”食品招商:
明末清初,大运河漕运繁忙,德州成为京都通达九省的御路,商贾云集,贾、徐、张三家的烧鸡味香形美,流传于世。康熙三十一年,即公元1692年,在德州城西门外大街有一个叫贾健才的掌柜,有一天因有急事外出,便嘱咐店伙计王小二压好火,哪知掌柜前脚走,后脚王小二就在灶前睡着了。等贾掌柜回来一看,锅里的鸡已煮过火了,无奈把鸡捞出来,没想到把鸡拿到门市上一摆,香味四溢,引来不少过路的行人,放到嘴里尝尝,呵!不仅肉烂味香,就连骨头一嚼也是又酥又香!一刹时,一锅鸡便买完了,事后贾掌柜一琢磨,这个办法行,就把原来的制作工艺做了改进,即:先武(大火煮),后文(小火焖),延长时间,就形成了现在的扒鸡(“扒”是一种工艺,在烹饪中即为用文火焖的工艺)。贾家鸡有了名气,便用荷叶包起两只刚出锅的鸡,到马家请马秀才给起个好名,马秀才尝了尝鸡,问了问做法,边品边吟,顺口哼出:“热中一抖骨肉分,异香扑鼻竟袭人,惹得老夫伸五指,入口齿馨长留津”,吟罢,脱口而出:“好一个五香脱骨扒鸡呀!”“五香”中五为全数,五香合味之意,其实做扒鸡用的中药材有二十多味。贾健才于第二年(1693年)把扒鸡提到元宵灯会上去卖,销路大开,名声大振。
饮料招商:
康熙南巡期间,有一次住在了德州田雯家。田雯就派专人上街买来了刚出锅的热扒鸡,端上餐桌,康熙自然十分高兴,等放到嘴里一嚼,那真是香满口,味满屋,更增加了食欲,就在老师家随意地大吃大喝起来,边吃边吟,曰:“真乃神州一奇也”。龙颜大悦,即命侍侯文房四宝,乘兴御笔亲书匾额《寒绿堂》赐予田雯书屋。后来,在吕家街就有了“寒绿胡同”。三百年后,居京的爱新觉罗家族、宣统皇帝之弟溥杰先生在为德州扒鸡题词时就有了“神州一奇”的赞誉。 楼主的帖子,就好比黑暗中刺裂夜空的闪电,又好比撕开乌云的阳光,一瞬间就让我如饮甘露,让我明白了永恒的真理在这个世界上是真实存在着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