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nsir 发表于 2003-10-2 10:09:40

岳美中医话集3

学医要善体物性
祖国医学最讲援物比类,从物象中寻求医药的道理。因为中医学重要思想之一,就是人与自然相应。用物理来解释医理,在祖国医学中时常见到。例如一般用于药物和诊断治疗的五行归类。肾主水,色黑,凡药物色黑而多汁者,如元参、故子等,认为属家药,可以治肾。如病人面青,可以诊断为肝病,等等。但是,从物理体会医理,更是学医者应时时、事事留意的地方。古时候有名的医家,讲究此道,对医术的提高很有帮助。例如吴鞠通《温病条辨》中关于桑叶理肺的论述,从桑叶芳香有细毛,横纹最多,体感出它能够走肺而宣肺气,用以创制桑菊饮,治疗风温轻症,但咳,身不甚热,微渴者颇效,即是善从物性学医者。这些地方值得我们认真加以总结。
余晚年治病主张认病在治疗之先,医贵中正,药法自然。认识这点,正得之于对物性的体认。
譬如奕道,可以适于医道。记得这样一个故事:清朝有个叫梁魏今的人,是下棋的国手,施定庵拜在他门下,跟他学棋,只争(差)一先。有一天,他与定庵共游岘山,见山下出泉潆漾纡徐,非常高兴,就对施说:“子之艺工矣!盍究心于此乎?行乎当行,止乎当止,任其自然,而与物无竟,乃奕之道也。子锐意深求,则过犹不及,故三载未脱一先耳。”从此定庵乃悟化机之流行无迹象,百工造极,咸出自然,则棋之止于中正,犹琴之止于淡雅。于是益向背之由于无形,而决胜负之源于布局,而技大进,终成国手。这个故事说明奕棋的道理可以从泉水悟得,奕之道如此,医之道也如此。布局在奕棋之先,苟穷理辨证之不足,虽有奇方妙药,亦无所措手。病不能识,何以言治。另外奕随棋转,当行则行,当止则止,与泉水之出一样,必须顺其势而利导之。用药也是如此,药随证转,过于不及皆非其治。懂得了这个道理,医术自可精进。这些地方正是物性给人的启示,是一般书中没有的。可见善学医者,还应善体物性。

yy9903132 发表于 2003-10-2 10:51:32

岳美中医话集3

精辟!

xiao23679 发表于 2003-10-2 22:18:31

岳美中医话集3

很独到的见解。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岳美中医话集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