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角锤 发表于 2003-11-30 22:03:40

吴佩衡医案——瘟疫病狂汗

    张x x,男,四川人,年廿四岁,住四川省会理县北街,禀赋充盛,1920年4月感瘟疫病邪。病已三日,延余诊视,发热而渴不恶寒,小便短赤,大便三日未解,脉来洪数,舌苔白腻如积粉,舌尖绛红而燥,面部垢腻。此系募原疫邪有渐入于里化热之势,宜输转募原之邪,兼消入里之热,加味达原饮抬之。
    槟榔13克厚朴10克草果10克知母13克杭芍16克黄芩13克甘草6克生石膏30克葛根13克大黄13克(泡水兑入)
    服一剂后,病者旋即发狂乱奔,病家以为误服凉药之咎,促余再行诊视,见其口舌转润,脉象已较前转平,且有微汗。当即告知病家,此乃“狂汗”,系病退之征,稍待汗出即愈,遂嘱再服前药。服药一碗,即令使覆卧。俄顷,大汗淋漓,约三刻钟后,狂躁止,脉静身凉,霍然而愈。
    按:吴又可《瘟邪论》云:“狂汗者,伏邪中溃,欲作汗解,因其人禀赋充盛,阳气冲击,不能顿开……。”今得药力相助,输转募原之邪以达于表而解,邪随汗去,则狂证焉有再作之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吴佩衡医案——瘟疫病狂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