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流云 发表于 2012-6-26 20:25:08

高手论道,精彩。

金谷子 发表于 2012-6-29 23:01:07

本帖最后由 金谷子 于 2012-6-29 15:04 编辑

明堂版主说得还是有道理的。
讲阴阳懂的还多些,或者说人人可听懂的话,讲四象五行,从具体反馈来看,确实还是有些难度的。
也许是平时的概念,对大家的影响太深太久太长了。
如何找到更准确的切入点,或许从术入道,从具体的技术来谈更好吧。

在预定的时间,讲到一大半,看反应,打住。第二日,多用了下班后的时间,结合具体的病例操作,现场看病人的变化,再讨论就好明白些了。
然后,看大家提问的问题,我也知道困难之所在了。
能不能提出问题,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这个交流是必要的。
能相互多些交流、认识,谈论时就会更有针对性了。

金谷子 发表于 2012-6-29 23:09:59

明堂振衣 发表于 2012-6-26 02:3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嗯,读吧,老兄想象力很丰富。通常校、注是并存的。不过流派纷呈,一定是好的,至少表示人们在思考问题。
...

明堂版主的宝地,不搅扰了。
还是多听版主论道、讲技术吧。在下多学习。:handshake

明堂振衣 发表于 2012-6-30 05:52:57

金谷子 发表于 2012-6-29 15:0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明堂版主的宝地,不搅扰了。
还是多听版主论道、讲技术吧。在下多学习。

呦,怎么就成我的宝地了?论坛是公共的嘛,况且我不是版主很多年了,名字虽然还挂在前面,我觉得是坛主忘了摘,老兄别拿它当回事儿哈。

我觉得吧,针灸,就像写字一样,虽然有颜欧柳赵的区别,但真写起来,还不是一个人一个样儿?傅青主说颜真卿的字“心画自孤傲”,呵呵,就是不好学呗,不过没关系,苏黄米蔡不也都自成一家?理论与实践能结合的东西,越多越好啊,管他合不合经诣呢。

我可真没“道”可讲,技术么,以后慢慢说,有的是机会。现在老兄这篇提纲,问题提得那是掷地有声呀,我相信很多人想看内容啊,我也憋着想参与讨论呢,你这么就没了下文,也太不给面子了,:(,不带这么吊人胃口的哈

金谷子 发表于 2012-6-30 11:15:56

本帖最后由 金谷子 于 2012-6-30 03:19 编辑

我也多年不到这里了,版主也还给挂着。前不久见坛主,才想起来。
我不是讲书的,只是个临床小医生,靠治病的手艺吃饭的。
你说的都有道理。自不同看,一百人就有一百种书法。自同处看,写字是让人认识的。
道、技如是,同与不同,从哪方面看的问题。
那个提纲的题目,是个人读书临床的体会。相信每个人都有体会。
敬请版主高见。期待中。

我是这么想,学书艺,学哪一家也好,学得再象,也是形。写字让人认识是基本,手熟手巧,能写心,上。
针,或如是也。

明堂振衣 发表于 2012-6-30 12:52:00

呵呵,怎么球又踢回我这里来了?我不说了么,这些问题太大,我可讲不明白,讲的明白我也不讲,太费神。你老兄反正准备好了,就发些现成的来以飨论坛同道吧。

讲书与临床不冲突吧?做医生当然都靠手艺吃饭咯,呵呵,也有靠人格魅力吃饭的,做什么都一样吧。

嗯,写字为目的的话,当然是先让人认识,基础嘛,清晰工整就行了。不过上升到书法就不一样了,狂草如果写得人人都认得,那是个什么东西?据我所知,学书法,临帖要尽量做到一笔一画的形似,临久了,会有自己的风格,以后写的尽管与帖上不同,但行家一看,还是知道你是临那一家出身,这算神似么?能卓自成家,谁都不象,当然不乏其人,不过不临帖临碑就自成一家的天才,我孤陋寡闻,还真没听过有,形都不似,还谈什么神似。我的看法是,针灸的学习,也是如此。

清风流云 发表于 2012-6-30 20:59:47

十多年前曾用过几个月的时间来学了一点子午流注的皮毛,感觉按时取穴针感较强,但对运气和流注的根本是什么却没想过,时间治疗学吗?愿闻各位高人论解。

明堂振衣 发表于 2012-7-1 07:57:30

呵呵,我不是高人,但这个问题挺到位的。先抛开运气不讲,我觉得流注包括时间治疗的一部分含义,但并不仅是依附于时间。我个人认为,流注针法其实是主动的,这与它的起源有关。针感是不是更强,这个强具不具备普遍性,我到真没注意过。

清风流云 发表于 2012-7-1 20:00:29

个人认为子午流注与武术中的点穴,还有南方沿海一带所流传的点功神是有密切联系的。

清风流云 发表于 2012-7-1 20:22:02

流注针法的起源,除了针灸教材的简介外还有其他的说法吗?愿闻其详。
页: 1 2 [3] 4 5 6 7
查看完整版本: 经典针刺的一些基本问题讨论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