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糖尿病解析生命的阵势[拙著全文]
以下是引用聂文涛在2004-10-26 18:19:49的发言:5.2.2.心理、饮食、行为、体育和药物,都纳入研究范畴
我们要建立更真实的心理理论。依据传统中医学的精神,我们认为用以往的思维模式无法深入到人的灵魂中,因而也就无法真正解读人的精神。我们自然希望大量吸收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成果,甚至一些可借鉴的研究方法,但是在根本方法上我们将坚持中医学的逻辑认知。相关的研究正在进行中。
我们要建立更正确的饮食指导理论。依据传统中医学的精神,我们认为现代营养理论对人类健康饮食方面的指导,缺乏个性化。因而会导致对很多人的指导错误。我们认为要基于人体的各种状态来研究营养,因为人在不同的生命阵势下所消耗的物质是不一样的。
我们要养成更有益的行为习惯。依据传统中医学理论,我们认为人的行为习惯指导,同样需要个性化,同样需要对生命阵势的变化进行研究,并依此制定各种适当的健康行为指导原则。
我们要建立更科学的体育理论和更有效的体育医疗方法。依据传统中医学精神,我们认为体育对人的健康至关重要。对一般健康的人而言,其意义超过营养学研究。我们认为现代体育的目标、方法都存在问题,应该通过传统哲学分析的方法给出更有益的指导。
我们要发现更多更有效的临床药物。我们认为,依据传统发现药物的分析方法,我们会迅速找到很多更有价值的药物,来满足临床需要。在这一点上,我们的进步是迅速的。但是因为我们找到药物的有效性解释,很多还不能被顽固的现代药学工作者接受,也就是说我们单纯说明它好用还远远不够。这其实是我最初坚定地进行学术探讨的巨大动力。我希望通过建立起人类新的理性,让人们知道自己所谓不能解决的很多疾病仅仅是因为我们坚持了现代“科学”的错误。
[传统哲学蒙学]
(1)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阴阳之义配日月,易简之善配至德。(《易传 系辞》)
(2)易简则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则位成乎其中矣。(《易传 系辞》)
从糖尿病解析生命的阵势[拙著全文]
以下是引用聂文涛在2004-10-26 18:20:49的发言:5.3. 现代中医学的研究方式
5.3.1.实证与认知的结合
哈维的《血液循环论》,以及伽利略和罗马宗教事务所的斗争方式,都成为最经典的科学战胜神秘的范例。于是很多人把这种解剖的、直接观测的方式称之为实证,甚至坚持这是唯一正确的科学研究方式。我们可以称之为实证的科研方式。应该说,中医学的发展正需要引进这种科研方式。但是把这种方式夸大成唯一正确的方式,也就成了现代医学的局限。
人们大都忘记了,伽利略只是在宣传和设法证实哥白尼的学说。而在伽利略尚且未能直观证实哥白尼学说的时候,他对哥白尼的学说已经深信不疑。真正建立伽利略信仰的是哥白尼的逻辑推理,而不是伽利略自己的实证。伽利略的实证是做给那些愚蠢的人的,而不是自己真正用来进行的科学探索。
所以,我们要结束这个时代:一种新药的出现立时就成为治疗某种疾病的首选药物,几乎是用于疾病的各种进程中,几乎相信每个人体对这种药物将会欣然接受,并且按照三维动画的广告里描述的生命反应那样,所有的人体都能准确的执行专家的指令,实现人们期望的健康。我们要结束这个时代,是因为这是一个现代科学迷信的时代,这是一个只相信眼睛而不相信人类智慧的时代。
我们要建立现代中医学,就是要发挥中医学逻辑分析的优势,在坚持不断认知分析的基础上,吸收现代医学的实证成果和方法,来解决临床上不断面对的疑难问题。
[传统哲学蒙学]
(1)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生死之说。(《易传 系辞》)
(2)夫易,广矣大矣,以言乎远则不御,以言乎迩则静而正,以言乎天地之间则备矣。(《易传 系辞》)
从糖尿病解析生命的阵势[拙著全文]
以下是引用聂文涛在2004-10-26 18:21:57的发言:5.3.2. 研究方式的动态转变
这样,我们的研究方式首先是以资料分析为主。长期以来,现代生理学、病理学研究,为我们积累了大量的实证资料。这些资料是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础。我们运用中医学的必然逻辑来认真分析这些资料,我们将会发现以往对这些资料的评价存在很多问题。正确对待这些资料,就可以纠正很多临床错误,甚至纠正很多科研方向上的错误,为我们解决问题指明了方向。
另一方面,我们在分析这些资料过程中,也会看到以往研究的残缺。也会发现有很多我们希望获得的数据,但是仍然没有人去观测。这些就为我们的实验研究提出了新课题。所以,实验医学的跟进就成为必然。
我们用糖尿病为例,实际上是展示一种崭新的研究模式。在以往的中医学问题研究中,很多研究者回避涉及到任何现代知识的讨论,这种回避表面上是为了维护一种中医的道统,实际上不是这样。因为研究者往往不敢对传统理论进行深入探讨,名曰:不能与中医先哲相比。其实,回避现代医学成果仍然是准备扬长避短。这种对知识的恐惧,对解决问题能力的恐惧,不利于发扬中医的优势。我们曾试着放弃任何中医的语言来说明问题,例如《前列腺的脂质包膜屏蔽的探讨》和《无菌性前列腺炎在前列腺炎中的地位探讨》,但是结果也并不好,因为一些所谓有很深中医修养的人不清楚哪里能体现中医的韵味。其实在这两篇文章中我们所揭示的问题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这对于我们认识前列腺疾病的意义显然是非常重大的,那么本人受到的批评就显示了现实很多中医工作者的治学态度——缺少探讨生命问题的热情。为了唤起中医工作者解决疾病的信心,本次探讨在每节之后都附有传统哲学蒙学论述,以说明这些所谓的高深莫测的经典哲学只是给人们提供解决问题的指导方向,决不是已经解决了问题。为了打破这种笼罩在传统中医学上的神秘,本人在网上发表过大量的文章,以希望唤起一种崭新的学风。
做学问必须承认自己的无知,必须面对自己谈探讨问题时经常会发生的疏漏甚至错误,然后不断纠正。如果能够面对自己的无知,我们将会如饥似渴地汲取现代医学的营养,挖掘各种有价值的资料,并会经常深切地感受到现有研究资料的不足,而不是认为现有的现代研究是不必要的或者夸大为完美的。
从研究方式的发展看,资料研究和实验研究将会永远相伴,并且会使我们的研究不得不逐步转向以实验医学为主的研究上。我们希望从这里开始,中华传统医学的智慧直接进入到现代医学的研究中去,而成为现代医学研究的灵魂。我们要重新树立起人类对自己智慧的信心,而不止是对自己肉眼的信心。这就是我们的现代中医学宣言。
[传统哲学蒙学]
(1)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易传 系辞》)
(2)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传 系辞》)
从糖尿病解析生命的阵势[拙著全文]
欢迎批评指导从糖尿病解析生命的阵势[拙著全文]
论题不错,结论也不错,论证不敢苟同。从糖尿病解析生命的阵势[拙著全文]
下面引用由聂文涛在 2004/11/11 12:47pm 发表的内容:重新定义的概念
所谓的糖尿病应该定义为能量代谢障碍引起的血液中热源(葡萄糖)增高和相关组织可利用能量缺乏综合症,简称为能量代谢障碍综合症。
热源是能量,血糖是能源。糖尿病人是高能源,低能量。如果你是中医,应该知道“木”与“火”的区别。
从糖尿病解析生命的阵势[拙著全文]
下面引用由难经难在 2004/11/12 11:30pm 发表的内容:热源是能量,血糖是能源。糖尿病人是高能源,低能量。如果你是中医,应该知道“木”与“火”的区别。
糖尿病人是高能源,低能量。
要求把目光从胰岛素转向能量是我首先提出的(如发现以前有人论述请直接转来),
所以感谢您对我提出的观点的支持!
至于批评的部分:
我认为,热源是热量的来源,可以是热的直接传导,也可以是其他能量的转化。而本出是指后者,为了避免误会我已经用括号的形式加以注明。
因此,你批评的是自己的误解,而不是我的原意。
从糖尿病解析生命的阵势[拙著全文]
以下是引用王掩在2004-11-13 13:43:18的发言:从现代医学角度看,聂老师的贡献有目共睹:
用双高症代替胰岛素抵抗综合症,不仅是一个认识观念上的进步,更涉及到对问题的解决方式研究;
用能量代谢障碍综合症代替糖尿病,虽然还不能被证实,但已经明确指出要人们把目光从胰岛素和高血糖移开,这无疑是非常正确的。
糖尿病也同样是关系到千百万人生命和健康的问题。
http://www.15688.com/asp/reannounce.asp?BoardID=17&RootID=88794&id=88851&reply=true
这是一位现代医学工作者的评论,他没有关注我的中医理论。
从糖尿病解析生命的阵势[拙著全文]
聂先生终于露出了真面目从糖尿病解析生命的阵势[拙著全文]
1)热源是热量的来源,没错。热量的来源还是能量的来源,不是能源的来源。2)要求把目光从胰岛素转向能量是我首先提出的(如发现以前有人论述请直接转来),建议你看看中医药网上翟鉴的文章,不知你是否比他早。如果间接地说,每个中医都不认为糖尿病是胰岛问题导致的。
3)再给你提一点,你在文章中只考虑血糖却遗漏了能源的其他形式,而脂肪代谢障碍才是糖尿病的主要元凶(我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