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医理探源
›
中国医药科技十大新闻揭晓
返回列表
发新帖
中国医药科技十大新闻揭晓
[复制链接]
894
|
1
|
2005-2-4 17: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12月29日,由卫生部、总后卫生部、科技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科协、中华医学会和健康报联合主办,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协办的“西南医院杯”2004年中国医药科技十大新闻在北京揭晓:
一、我国在SARS研究取得某些重大进展:率先在世界完成SARS灭活疫苗I期临床试验;国际上首个SARS病毒血清抗原检测试剂盒获准上市;我国科学家阐明SARS病毒融合机制,发现SARS病毒进化后危害更大,论文发表在《科学》、《柳叶刀》杂志。
二、卫生部等部门出台重要的医学伦理和技术指导原则,规范医学研究和临床诊治: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卫生部联合发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科技部和卫生部联合发布《人胚胎干细胞研究伦理指导原则》,保证我国人胚胎干细胞研究健康发展;卫生部发出停止临床脑科手术戒毒的通知。
三、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烧伤科45年来科技攻关成绩斐然:获国际烧伤研究最高奖“伊文斯奖”、国际烧伤协会“威廉斯奖”,以及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等成果116项,被中央军委授予“模范军事医学烧伤科”荣誉称号。
四、“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由中国中医研究院牵头、国家重点支持的“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项目,经三代中医专家40余年努力,成为建国以来首个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中医研究项目。
五、艾滋病研究再传佳音:我国自行研制的艾滋病疫苗获准进入I期临床试验;揭示艾滋病发病新机理的论文在《科学》杂志上发表,引起全球关注。
六、中国医科院绘制出首幅“中国人死亡原因地图”:详细描述了过去50年,特别是近10年中国城乡居民死因分布特点和流行变化趋势,为我国制定公共卫生目标和科研方向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信息。
七、器官移植又结硕果:中山大学附一院、上海瑞金医院分别成功开展亚洲首例腹部器官簇移植及腹部多器官联合移植;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全军肾脏病研究所肾脏移植手术临床疗效优良,近、远期生存率均居国内外领先水平;解放军302医院在国内首次成功采用肝细胞移植治疗肝功能衰竭。
八、我国新药研发呈现多个新亮点:复方蒿甲醚成为国际抗疟疾援助计划的首选药品;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一类新药“丁苯酞”和“重组葡激酶”,分别为急性脑卒中和心梗病人提供了有效可靠的国产新药。
九、基础医学研究喜讯不断:北京大学、中国医科院等院校证实,非免疫细胞也能产生免疫球蛋白;第二军医大学、浙江大学发现新型树突状细胞亚群,为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防治提供了新思路。
十、我国启动医药科技平台建设:由卫生部承担的以数据共享为核心的医药卫生科技条件平台和依托于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的首个高内涵药物筛选技术平台建设启动,以加速医药科技发展和新药研发。
本次活动得到了搜狐网独家网络支持。据统计,10天来在网上投票数为10386,总点击数约27万次,单天点击的峰值为33248次。这是自1992年以来第13次评选中国医药科技十大新闻,本次活动是读者参与投票最多的一次。(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邵又珏
|
2014-5-15 05:34:14
|
显示全部楼层
当所有的人,离开我的时候,你劝我要耐心等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平凡一生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