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休闲天地
›
杏林杂谈
›
法国巴黎之行:畅游巴黎圣母院 寻觅艾丝美拉达的脚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法国巴黎之行:畅游巴黎圣母院 寻觅艾丝美拉达的脚步
[复制链接]
226
|
1
|
2013-9-22 10:13:37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
书让我对故事有了更多的了解,而书前面那自以为是的专家点评让我知道了原来这不是一本关于胸脯的书,原来真正美的是艾丝美拉达的心灵。我如梦初醒,而与日俱增的阅历,也让我逐渐摆脱了对艾丝美拉达胸脯的迷恋——原来也不是十分的大。我开始随着哪些钻家的论调品味这个故事,我开始感知里面的爱情,我认识到,原来世界比胸脯要大得多。
如果手头没有其他的书可看,那么我想看看书中巴黎人民的生活情趣和建筑艺术也是不错的。如果我没有一百万的时候,我是决计不会去买正版碟的,除非脑袋被驴踢了。我有一百万吗?没有。所以,我只能从网上将电影down下来,胡乱用模糊的画面凑合一下。此时的我已经是一个阅历丰富的人了,艾丝美拉达的胸脯尽管依旧美丽标致却不再对我有多大吸引力。
我开始在那菜市场般哄乱中与巴黎市民一起享受节日的快乐,我也想大声质问神父谁赋予了他权利,剥夺我的快乐——市井的节日常常是最快乐的地方。说实话,我还羡慕乞丐国王,甚至可以说尊敬他。他那样卖力的工作,到哪里你都能听到他乞讨的声音“行行好……”放在当今,即便当不上国王总统之类,也能得个劳动模范。从来没见谁给过他一毛钱却依旧乐观,所到之处笑声不断。他还勇敢,当其臣民艾丝美拉达面临危险时,他勇敢的组织队伍为了自己的姐妹而战。
带着相机去巴黎
由于喜欢维克多雨果的小说以及根据他的小说改编的电影《巴黎圣母院》,所以到了巴黎便迫不及待来到这座世人瞩目的大教堂。在这之前我对巴黎圣母院的印象还只限于雨果小说中所描绘的形象。雨果以极其生动的笔触给这座古老的建筑赋予了生命力,可是在他写这部小说的时候,巴黎圣母院已经千疮百孔,破败不堪,甚至沦为一间酒窖。
都知道巴黎圣母院始建于十二世纪至十四世纪之间,前后将近两个世纪,而雨果的小说发表于1831年,书中描绘的则是十五世纪的故事,不管是小说或者电影,我们都明显感觉到雨果对中世纪教会黑暗和罪恶进行了揭露,特别是电影把教堂描绘的阴森、昏暗,有一种令人压抑的恐惧感,其中的反面人物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罗德被塑造成一个阴险、狠毒、虚伪而又邪恶的伪君子。正是由于这些印象,几百年后的今天,在进入教堂大门,仍让我感到惶惑和不安。
教堂里确实让人感到昏暗和压抑,通道的旁边有许多间似乎是忏悔室的地方,我看到其中一间里面坐着神父,一位少女跪在椅子上,在低声诉说什么,在外面等候的有各种肤色的人,脸色阴沉,表情凝重,天哪,真的让人透不过起来。
此时忽然响起悠扬而庄严地弥撒曲,那情景真的令人震撼,教堂大厅里原本挤得人山人海,瞬间齐唰唰地跪了下来,那种虔诚的神态让我们这些不信教的人不知所措,只是愣愣的看着他们。
他们有的闭上眼睛在喃喃低语,有的眼含热泪,他们似乎都沉浸在神的感召之下,我忽然想起《巴黎圣母院》中的台词,克罗德对平民的狂欢大为反感,称自己是“有灵魂的人”,遭到甘果瓦的奚落“你有灵魂,但他已经死了,我们却活着,我们有生命”,用死的灵魂和鲜活的生命作对比,雨果在这里把讽刺的锋芒对准宗教。我不知道雨果是不是基督徒,他一直认为基督教会灭亡,但他却相信上帝的存在,他似乎并不反对天主教的主旨,他在颂扬艾丝美拉达和卡西莫多的人性美中,把人与人之间的爱、仁慈和救赎放在很高的位置上,而这正是基督精神的体现。
当圣乐停止,有人在用拉丁文朗诵,偌大的十字架背后,是圣母玛利亚抱着耶稣的雕像,这样规模的宗教仪式,我还是第一次体会到,那种震撼到令人心悸。我的思绪又回到电影《巴黎圣母院》,也是在这个大厅里,上演着枯燥、乏味的宗教剧,受到平民们的哄笑和倒彩,乃至唾弃,他们簇拥着艾丝美拉达来到教堂外的广场,看她跳起热情奔放的舞蹈,充满着生命的活力,人们如醉如痴,这里表达了一种对自由民主的渴望,对人性解放的追求。
这便是巴黎圣母院前面的广场,教徒们都在里面做弥撒,外面有很多
新加坡旅游
者,这座雄伟的建筑在雨果笔下带着诗意的浪漫,他感动了几乎全法兰西人,正是由于雨果的小说,人们开始起了重新修建这座建筑的念头,大家开始募捐,政府确定在1844年开工,我们才在今天得以观赏举世闻名的大教堂。它的建筑风格是哥特式的,据说这是欧洲早期哥特式建筑和雕塑的代表,至今仍然在世界著名大教堂排在首位。
这是教堂前脸拱门上面的众王廊,陈列旧约时期28位君王的雕像,雕刻十分细致精美,这里选取其中一截,这些雕像是19世纪重修时雕刻的,原作在法国大革命时代被破坏殆尽。因当时革命的平民阶层大都是文盲,没文化,误以为这都是法国历代国王的雕像,毁掉无疑,这倒有点像我国文革时期的红卫兵破四旧,封资修嘛,砸烂打碎。
教堂正面共有套型拱门3座,这是中间拱门的雕塑,描述的是耶稣在天庭的“最后审判”。取材于圣经故事,描绘世界末日来到时,基督亲自审判世间善恶。雕刻中基督被圣徒环绕,挥手之际,最后审判开始,一切人的善恶将被裁定,灵魂按其命运或上升或下降,善者上天堂,恶者下地狱。
教堂侧面塔楼,这里面就放着卡西莫多敲过的大钟,其外檐也十分精美和华丽,
这是著名的玫瑰窗,富丽堂皇的彩色玻璃刻画着一个个的圣经故事,以前的神职人员借由这些图像来做传道之用,这些被称为彩绘玻璃书。
在教堂内两侧的通廊里都有精美的壁雕,大多是圣经故事,这些雕刻在教堂内外到处都有,几乎见缝插针,且都是与基督教有关的历史故事,后来才明白,这是由于当时平民大多不识字,这些画面有助于他们学习圣经,对于布道者来说更是方便解说,原来如此。
我这个人不信宗教,但却十分喜爱宗教文化,对许多描写圣经故事的电影也看的津津有味,特别对宗教建筑更是喜爱有加,常常在那些精美的建筑旁边流连忘返,细细品味其中的奥妙,领略那些精湛的施工工艺,乐趣多多。
塞纳河边的巴黎圣母院更美丽,更壮观,而伴随这座建筑的是雨果那个美丽的传奇故事,艾丝美拉达,真善美的化身,在我心目中具有女神般的位置,使我久久不能忘怀的,愿塞纳河水留下我美好的记忆,但她不是圣母玛利亚,而是艾丝美拉达。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fcxmo
|
2016-2-17 03: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好,顶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吃饱饭了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杏林杂谈
传统文化
会员之家
新闻中心
社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