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休闲天地
›
杏林杂谈
›
微信自媒体只是半成品 有望实现营销价值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微信自媒体只是半成品 有望实现营销价值
[复制链接]
178
|
1
|
2013-11-16 15:26:29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微信是一个通讯工具,公众平台天生是一个CRM系统,但是对于自媒体来说它只是个半成品。
关于自媒体的定义,你可以说是“We Media”也可以说是“Self Media”,我比较喜欢魏武挥的说法:“自媒体应该是具有强烈个人特征和风格的小群体或者个人搭建的媒体”。
事实上大部分的普通自媒体,不会真正为这个社会提供太多有价值的东西,仅仅是把文字码在网上而已。网络只认可有价值的人和内容,这一点它跟传统媒体没有任何区别。
自媒体的核心是什么?
广告材料
1、通过数字科技和网络技术改变媒体主体(就是去中心化,传播者变为个体大众而非专业传播机构);
2、新的传播途径(除了传统传播渠道多了建立在六度关系理论上的人际传播);
3、更多的人参与生产内容(人人都在产生内容,信息呈现多元化垂直化细分化);
4、最重要的是让以前在传统媒体中所谓的“沉默的大多数”有自己的话语权(积极地参与到信息的互动上来,可以是评论也可以是传播或者加工后重新发布);
5、自媒体的核心是个人。
而基本上所有做自媒体的都需要一个第三方平台。
这个平台要具备哪些条件?
1、它应该是一个零技术、零成本、零编辑、零形式的平台,对于使用它的人做到“零门槛”,任何人只要注册,就能拥有完全属于自己的免费个人空间,快速进行信息生产。
2、它是一个具备多种传播方式、渠道,保障高速传播的平台。信息发送方式可以是点对点,也可以是点对面;信息可以在多种终端(pc、手机、平板等)多种应用(IM、浏览器、APP、邮件等)多种环境(办公室、家庭、室外等)浏览;良好的产品架构、健壮的数据支撑、畅通的网络带宽等底层基础保证信息不会受阻。
3、它是一个用户群体庞大、良好双向互动的平台。庞大的用户群体保证了自媒体主体多元化,信息多样化,受众需求最大化得到满足;发送和接收双方可以实现即时交流,可以延伸到社交互动,可以产生自媒体与自媒体之间、自媒体与读者之间、读者与读者之间的多重交互沟通关系。
4、它支持多媒体信息生产、发布、阅读、传播功能。个人能够很方便的将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信息嵌入或者单独发布,接收者可以方便的查看阅读,并进行传播,这可以增加信息的多样性、丰富性、观赏性、娱乐性,对自媒体是非常重要的。
现在回到最初的话题——为什么说微信自媒体是个半成品?
从微信自媒体产品层面来说:
1、现在的微信公众帐号只是一个个孤岛
最初微信公众平台媒体属性这块定义是一个RSS订阅器,最早的图文模式媒体只需要填写标题、简介,上传图片,附上原文连接就可以推送了,用户点击后是直接跳转到原始网页去。
微信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增加媒体在移动端的阅读入口,同时通过转发朋友圈帮助媒体二次传播,但是因为投机取巧的人太多,微信才匆忙上了文本编辑器,禁止文章内一键转发朋友圈和一键关注功能。
导致的恶果就是微信公众帐号变成了一个个孤岛,转发和关注入口隐藏很深,用户根本不会去操作,传播难度很大。从我自己的公众帐号运营情况来看,几次大的粉丝增加都是通过其他微信大号推荐或者内容在第三方媒体、微博上传播来的。
2、微信公众平台交互性差
微信是一个通讯工具,公众平台天生是一个CRM系统,但是对于自媒体来说它的交互性却非常差。使用微信编辑器生成的文章页面上没有评论和表态功能,转发又隐藏得很深,用户基本是阅读为主,不能参与讨论也很少分享,更加不要说什么用户之间的交流了,在微信上玩自媒体就是一夜回到WEB1.0。
3、可供分析数据缺乏
微信公众平台目前唯一有用的数据是每日增长粉丝数量、回复数量,但只保留最近一周的,历史数据得靠自己记录。还有总的粉丝数和5天内回复数,其他就没啥数据了,文章的浏览次数没有,文章被转发次数没有,粉丝查看的文章数据没有,粉丝流失数据没有,粉丝的详细信息也没有。因此要对公众帐号进行一些数据分析很困难,也就很难去做精准营销。
4、传播渠道单一
目前微信内容只能在微信内通过朋友圈传播,唯一对外分享的口子是到腾讯微博,不得不说这块是微信的一大败笔。新浪微博已经开放接口打进微信了,微信却迟迟未有动作,当然这个也跟微信帐号系统有关,没有做新浪微博帐号绑定。
5、没有标签,没有搜索
内容没有标签功功能,既不能做内容聚合也不能对读者爱好进行归类,也不提供内容的搜索,除非能像我这样做开发。这两个对媒体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功能,可惜微信也不提供。
从微信自媒体运营层面来说:
1、目前是微信的新鲜期,用户都在关注,看起来很美,浮华背后是什么还不清楚。看看新浪微博现在的境况,倒退回去两年也曾如此风光。但是现在看似是平等地给任何人发表自己言论记录生活的平台,精英依旧是精英,草根依旧是草根,它不会让更多人通过这个实现自己的梦想。
2、公众帐号同质化严重。“独特的风格就是最好的营销”,但是现在公众帐号普遍面临着低水平同质化的问题,既没有自我个性化选题和内容突出自媒体特点,大量转载文章也让微信用户受到干扰,时间长了就会造成用户失去兴趣继而流失。
3、版权无法得到保障。拿我自己来说,花两三个小时写的一篇文章发出去不到半天,就在其他微信公众帐号里看到原封不动的内容,只是把我名字换成他的了。完了也没处找人去,你给他公众帐号留言,人家根本不理你。
4、盈利模式缺乏。自媒体不是有了微信才有,几年前博客最热火的时候就有人高喊博客商业化让内容产生价值,可结果呢,想赚钱的都去做垃圾站了,或者做主机分销,总之不是靠写博客。目前的广告模式和联盟模式以前也有过,基本都失败告终,博客时代的衰落也大半在此。捐款和付费阅读也是一道鸿沟,小额支付没好平台,用支付宝搞不好还得倒贴。
5、对内容的管制。虽然移动互联网现在看起来还算是一片特区,但是政府内容管制的触角迟早要进来,到时候不仅是封杀垃圾广告、骚扰信息、色情、暴力等违法违规的内容了。
所以我说微信自媒体现在只能是半成品,甚至它目前不能成为自媒体的理想平台。
对微信自媒体未来的展望
微信公众平台以其私人化、平民化和自主化受到大众的欢迎,未来还是有机会让很多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
微信公众平台帮助个人在移动互联网上提供了一个低廉分发渠道,由于其订阅用户的细分度忠诚度高,更适合精准营销,同时还能够保障100%的到达率。
随着公众帐号粉丝的增长,利用微信与用户的沟通更直接,互动性更强,能达到的传播效果越好。影响力价值、行销力价值会逐步得到提升。
微信的移动支付接口会开放给所有公众帐号,有可能解决小额付费阅读的问题,帮助自媒体通过内容获得收益。
最终微信自媒体有机会构成媒体市场价值链条的完整构成,媒体的营销价值会得到市场的认可和应用,其商业价值将得到更为充分的挖掘。
其实所谓自媒体,是让受众能够感觉到,它的背后应该是个认真生活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何知叫
|
2016-5-22 23:28:43
|
显示全部楼层
沙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妮璐思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杏林杂谈
传统文化
会员之家
新闻中心
社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