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医理探源
›
散论-26 丹毒与癌的自愈——科利事件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散论-26 丹毒与癌的自愈——科利事件
[复制链接]
759
|
1
|
2005-7-20 10:06:09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散论-26 丹毒与癌的自愈——科利事件
作者:
中国医药信息学会北京分会后现代理论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杨鸿智
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是从感性认识开始,经过感性认识的积累,在一定条件下,经过飞跃,突变、上升为理性认识,形成一定的理论,再用这理论反过来指导实践,所以感性认识,即经验,是我们认识事物过程的开始,是第一步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讲,经验也是我们认识的宝库。我们往往会发现这样的情况,现在刚刚发现的某一个高深理论,其实在实践中我们早已应用过了,只是当时我们还不知道是这个理论,当时我们只有用当时能够理解的,当时可以接受的机制来说明罢了。关于氧自由基可以抗癌这种提法,我们回顾历史或环顾现实,会发现,实践中早已有过,或正在实施,以下,我们将举一些这方面的例子,第一个便是科利事件。
从1866年到1900年,欧洲和美国的内科医生或外科医生发表了许多惊人的报导。他们观察到一些发展很快的癌患者,因为患了急性的细菌感染,特别是链球菌感染以后,癌症就消失了。如1884年的一份报告,一例癌症患者,因患丹毒,体温超过40℃数天,以后癌症完全消失。8年后仍未复发。许多例子表明,由于感染了链球菌,非常大,不能手术的癌消失。还有一些例子是葡萄球菌和其他化脓性感染使长期持续的癌消退了。所不同的是,丹毒感染时间较短,其他感染时间较长。由于这些观察的启示,1896年,曾在纽约的青年外科医生科利博士,把从丹毒患者分离出来的链球菌接种到进展的癌患者身上,虽然也有中瘤消失的患者,但这个试验没有取得重大成功。一年以后,科利开始使用把链球菌以及其他非病原菌热处理或者是经过过滤而制备的疫苗。这个混合疫苗,就是后来众所周知的科利混合毒素,或者叫做科利液。一旦注射了这个疫苗就有副作用(发烧、发冷),由于没有掌握疫苗的最好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因此,得不到一定的结果。就不能广泛的使用。同时,在科利研究开始之后,X射线和镭被发现了,大家对用这些射线来治疗癌症抱着极大的兴趣,从而这个疗法就几乎不再去用它了。科利的工作在一个暂短的时间里,作为抗癌的一种疗法博得了世界性的声誉。1935年科利被选为伦敦皇家外科学会一位名誉会员。后来名声下降了。将近二十年来,在美国癌症学会将科利氏混合毒素列入所谓新的尚未得到证实的肿瘤治疗法中庸医医术表中。尽管这样,根据国际癌学会伦敦1978年对科利疗法的最近研究结果表明:从5年到80年间的随访调查指出,在接受科利疗法的各种癌患者,894人当中,有426人恢复了。在科利治疗的当时,426人当中,有237人是不能手术的发展中癌症。关于科利疗法的文献,从1893年到1977年为止,这期间有368篇,但是,现代的肿瘤学者,大体上无视这些疗法。(美 L.鲍林 1979《癌与维生素C》)
科利的故事,给我们一个结论:在某些适当的条件下,炎症可以造成癌症自愈。这已经是一个社会公认的事实了。根据现在的研究,可以从两方面解释炎症的抗癌作用。一个是炎症时吞噬细胞产生大量氧自由基,是这些氧自由基使癌细胞被杀灭了。另一个原因是,高热也是机体产生自由基的机制之一,而两者其实又是一个,就是自由基在起作用。关于炎症时机体产生自由基的情况,以及自由基对细胞的损伤作用,在前面已经讲述,这里不再重复。
<高热与氧自由基>
现代自由基理论研究指出,对机体加热可使机体氧自由基产生大量增加,这可能是因为:机体的代谢反应多为酶促反应。酶反应一般都有严格的温度限制,而温度提高,代谢水平大幅度提高,其中氧化代谢加速,故活性氧中间产生增加,另外,温度升高,作为一个物理刺激因素,可激发机体的炎症反应,吞噬细胞也可大量释放氧自由基。这些自由基都可对癌细胞造成损伤。早期临床,没有适当的手段使人体机温升高,只有采取提高环境温度的办法,捋人整体加热。但是,这些办法无法控制体温升高的限度,往往毛人体无法耐受而引起许多副作用,而不能广泛在临床开展。近代微波技术的出现,为热疗的实施提供了现代化技术手段。并立即大大促进了肿瘤的临床热疗。《现代肿瘤学》写道:“微波是一种高频电磁波。自本世纪初问世以来,已广泛应用于军事、工农业生产、科研乃至进入家庭生活。60年代进入医学领域,80年代由于加温技术的进展,微波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日渐广泛。微波的生物学效应有非热效应和热效应两种。非热效应引起的临床表现主要为明显的神经衰弱综合症,心血管系统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以及眼睛产生损伤,严重可致微波白内障。微波治疗肿瘤,主要是利用其热效应,基本原理:生物组织被微波辐照后,即吸收微波能,导致该区组织细胞内的极性分子处于一种激励状态,发生高速振荡,与相邻分子频频摩擦而捋微波能转变为热能。从而使组织凝固、坏死。实验证明,肿瘤组织的PH值和血流量均比正常组织低,因此微波加热效果对肿瘤组织明显增强。同时研究表明,肿瘤组织中含水量可高达89%,而正常软组织一般在65%以下。由于水是一种偶极分子,介电常数大能强烈地吸收微波能并转化为热能。因此微波辐射可选择性地破坏肿瘤。”
《论坛反应与交流》
《协和医学论坛联盟 → 协和大内科论坛》
路久:这个课题还需进一步的实验证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ritabttrzun
|
2014-7-15 10:48:2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顶起出售广告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杨鸿智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