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休闲天地
›
杏林杂谈
›
论《内经》脏腑与时辰配属
返回列表
发新帖
论《内经》脏腑与时辰配属
[复制链接]
156
|
1
|
2014-4-16 03:07:02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 翟双庆 北京中医药大学
古代的计时,主要是根据太阳之升落、天色的明晦,而将一日分为不同的时段。“时”,指时段,有的是指瞬间现象,有的则较长,且一年四季昼夜的长短不一,故时域不等。“辰”,指十二辰,将一日分为十二等分,各辰时域相等,四季昼夜无别。《内经》认为时辰与脏腑有着密切的关系,每一脏腑之气,都在一天中特定的时辰内,表现出相对的旺盛,从而影响人的生理和病理,也影响着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由于《内经》理论体系具有以五脏为中心的特点,所以有关时段与内脏的关系,也往往以五脏为代表。这里的五脏,实际是指五脏系统,它包括六腑、五体、诸窍等。因此,时辰与脏腑虽然有不同的配属,但以五脏为中心的特点,却是一致的,其配属主要有以下几种:</p> 第一,五时段配属五脏。即将一昼夜分为五个时段,各配属一脏,其中有两种配属法。
首先,根据五脏所在部位及其功能特点,以上下腹背分别阴阳,并与昼夜阴阳时段相互联系而配属。如《素问·命匮真言论》云:“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所谓“合夜”,即“始夜”,天黑之始也。这种时段划分,除黄昏到始夜外,其它都是相连贯的,即合夜→鸡鸣→平旦→黄昏。由此可见,黄昏至合夜亦当为一个时段。这样就把一昼夜分为五个时段,恰好与五脏相配。该篇接着说:“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朋,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前四段分别与四脏相配甚明,鸡鸣至平旦配肝,平旦至日中配心,日中至黄昏配肺,合夜至鸡鸣配肾。脾为至阴,至者,到也,交也;从阳始交于阴,故称至阴。黄昏至合夜正属这样一个时段,故与脾相配。
其次,根据五脏的五行属性,分别与五个时段相配属。如《素问·脏气法时论》以五脏配五季。为肝主春,心主夏,脾主长夏,肺主秋,肾主冬。对五脏与昼夜时段相配的关系,是从五脏病在各自相配的时段其病情好转而表现出来的,如“肝病者,平旦慧”,“心病者,日中慧”,“脾病者,日映慧”,“肺病者,下晡慧”,“肾病者,夜半慧”。这样,它们的配属关系是:平旦(木)配肝,日中(火)配心,日昳(土)配脾,下哺(金)配肺,夜半(水)配肾。
此种配属法,是根据五行学说以五脏、五时、五行相关为标准,所以脾土在其所生肺金之前;而上述第一配属法,则主要是按照阴阳学说,以五脏上下腹背阴阳为标准,因此,上焦胸背之肺脏,在于腹中脾脏之前。余脏配属顺序相同。这一差异,除反映出阴阳学说与五行学说两者,虽然相互融合,但仍表露出结合并不十分紧密之外,更重要的是各自从不同的侧面,部分地反映出脾脏主时的特殊性。
第二,四时段配属五脏。即将一昼夜分为四个时段,分别配属肝、心、肺、肾四脏,而将脾脏分散于各时段。又因脾脏是分散于四时段全部还是各时段一部,而有两种说法。
一是脾脏分散于四时段全部,没有自己单独所配之时。《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篇云:“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根据《素问·脏气法时论》及《内经》其它多处记载,不难看出,朝配属肝,日中配属心,日入配属肺,夜半配属肾。《素问·玉机真脏论》云:“脾为孤脏,中央土以灌四傍。”脾为后天之本,对其它四脏起滋养作用;春、夏、秋、冬四季亦皆赖土气之长养;四时脉象都当有胃气,说明人体一时一刻不可离开脾土,四脏亦须臾不可无土气。所以说脾脏没有单独所主之时,但四时段均有脾气。《灵枢·九宫八风》篇记载五行与九方八时相配时,土数五居中央,不主时令,而其它六方各主四十六日,两方各主四十五日,凡三百六十六日为一岁,也是认为脾不独主一时。一年如此,一日中分四时,亦如此。
二是脾脏分散于四时段之末,各寄配每段五分之一。如《素问·太阴阳明论》云:“脾不主时何也?歧伯曰: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也。”人是一小天地,一昼夜亦是一年的缩影,在一昼夜中,说明脾脏分主四个时段末的各五分之一时间。因每季九十日,十八日则其五分之一,脾脏全年共占七十二日,与其余四脏所主之时的各七个二日,合为三百六十日整。此种四时段配属五脏的方法,与上述五时段配属五脏的基本区别,在于脾脏不独主一个时段而分散于其它四时段之中。虽然如此,但是两类配属法的根本道理则是一致的,都是以“土以灌四傍”为根据的,不论脾主一时还是脾不主时,其中心意思都在于说明脾土具有生化之源、气机转运之枢两重作用。
第三,十二辰配属五脏。上述四时段、五时段的划分,因其时域不等,不易掌握,而十二辰把一日分为十二等分,结合现代计时标准,每辰两个小时,运用计算均较方便。早在《内经》时期,即有一日分为十二时段的记载,在汉武帝太初元年以后,便用十二地支来纪一日的十二时段,称为十二辰。《内经》的十二时辰与脏腑配属是在脾“不得独主于时”、“寄旺于四季之末各十八日”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即寅卯(朝)与肝胆木气相配,巳午(日中)与心小肠火气相配,申酉(日入)与肺大肠金气相配,亥子(夜半)与肾膀胱水气相配,辰、戌、丑、未四个时辰与脾胃土气相配。前四个时段,分别主两个时辰,后者主四个时辰,凡十二时辰,合为一昼夜。
这种十二辰与脏腑配属的关系,与上述《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篇时段划分法一致,而更加精细;同时又补充入脾不主时的认识,但脾旺的时间,不是《素问·太阴阳明论》指出的占一年或一昼夜的五分之一,而是三分之一。这一配属关系,为目前临床所常用。
<p> 《内经》认为“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天体不停息地运动,对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界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以具有明显节律性的太阳、月亮和地球的运动最为突出。动植物以及人类,在有节律运动变化的环境中发生和演化,也正是在适应这种环境争取生存的漫长过程中,形成了同步于太阳、月亮和地球运动的几种不同节律周期。《内经》认为人体主要生命活动在于肝、心、脾、肺、肾五脏功能活动系统,而由于“天人相应”的关系,这五个系统也必然是“开放”的。因此,对于一年中四季、一天中四时寒热温凉阴阳消长的变化,人体也有不同的功能系统与之相通应,并产生相应的变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yongkang3214
|
2016-12-10 15:30:4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篇帖子构思新颖,题材独具匠心,段落清晰,情节诡异,跌宕起伏,主线分明,引人入胜,平淡中显示出不凡的文学功底,可谓是字字珠玑,句句经典,是我辈应当学习之典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tfup4642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杏林杂谈
传统文化
会员之家
新闻中心
社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