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医理探源
›
阴阳五行六气问答[讨论]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阴阳五行六气问答[讨论]
[复制链接]
1642
|
4
|
2003-6-16 12:59:01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阴阳五行六气问答[讨论]
辛子易 发表于 2002-11-30.15:11:29
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天之六气。经络者,气血之通道,经纬分布,以十二经论,均分体之前后左右,彼此在四肢躯干位置等同,非如皮肌血脉筋骨层次之明显,所以子易对六经的深浅层次理解不够,何以太阳为表,次而阳明次而……,六淫无眼,何能寻太阳?经以六气名经络,何也?气血多少,比象六气,临床有何价值?
--------------------------------------------------------------------------------
三七生 发表于 2002-11-30.17:13:39
六气与六经对应不确,六气之名混淆,是以言词不顺。六气正名:寒,热,温,凉,湿,燥。六气对应六经:足太阳(膀胱)足太阴(肾)对应寒,水也;手太阳(小肠)手太阴(心)对应热,火也;足少阳(胆)足少阴(肝)对应温,木也;手少阳(大肠)手少阴(肺)对应凉,金也;足阳明(胃)对应燥,足厥阴(脾)对应湿,土也。(三焦从胃,心包从脾)此六经六气五行对应之位也。
经络之深浅与五行之上下相应,肾水居右,心火居左,地不满于西北,坤之中爻升于乾宫(化为离火)也;天不足于东南,乾之中爻落于坤宫(转为坎水)也。是以离偏左而坎偏右。
以足经而论,在最内者肾水也,足太阴是也,与对者太阳居最外;次内者木也,足少阴是也,与对者少阳居次内;再次内者土也,足厥阴是也,与对者足阳明居居再次外也。是以由外而内,初足太阳膀胱,内而足少阳胆,内而足阳明胃;再内而足厥阴脾,再内而足少阴肝,再内而足太阴肾。
此说与旧说相左,然接续吻合,因子易兄前有六气名目之问,今遂深入说之。还望诸位高明匡正为盼。
--------------------------------------------------------------------------------
辛子易 发表于 2002-12-01.16:46:34
笔削春秋,正本清源,善哉!——————————
--------------------------------------------------------------------------------
辛子易 发表于 2002-12-13.21:24:30
玩索七兄所言,有所臆,以地支之数配十二正经,臆度之辞,请同道鞭指!
亥-足太阳膀胱 亥中壬甲胆火下潜太阳 降
子-足太阴肾 子时一阳生 升
丑-足厥阴脾 丑湿土有气有形 升
寅-足少阳胆 寅中甲木丙火戊土,合胆之性,内有相火 降
卯-足少阴肝 卯中乙木,如出土之芽 升
辰-手少阳三焦 辰本气为土,内含乙木癸水,证明其根源 升
巳-手太阳小肠 巳火丙火用事,内含庚金壬水 升
午-手太阴心 午时一阴生 降
未-手厥阴心包 土性内含相火 降
申-手少阳大肠 庚金用事内含壬水戊土 升
酉-手少阴肺 降
戌-足厥阴胃 戌土凉燥之性, 降
七兄尚有所逮,似有未言,十二经流注,五行配五色,五味等仁兄定可自成体系,
望兄开启愚顽,指引桃花源头!
--------------------------------------------------------------------------------
三七生 发表于 2002-12-13.22:36:43
子易兄如此配法天衣无缝,确凿之极。不知前人是否道及?若全为自创,实为丝丝入扣,头头是道,别开生面,曲径通幽,柳暗花明,前程似锦。此中大有道理,理论突破或许就在此中。子易兄禀赋超逸,当深入阐发之。
--------------------------------------------------------------------------------
辛子易 发表于 2002-12-14.23:38:17
1:三七仁兄溢美之辞,愧不敢当。
2:于命理子易认为也应四诊合参,即五行,十神,宫位,组合。最后得出最后的结论。子易在命理只是初学,愿和同道交流,共同进步!
3:三七仁兄所论经络,子易深表赞同!但其经络流注又该如何?请兄示下。
4:玉湫先贤言五行为气的生克,质则无生克。那么望诊面色青,为气乎?为质乎?
5:按仁兄思路,子易用以配五味,七兄看可行么?
咸-水-趋下,辛-木-升散,辣-火-炎上-温积,酸-金-收敛, 甘-脾湿,苦-胃燥
--------------------------------------------------------------------------------
志一 发表于 2002-12-15.01:47:23
在下请教子易、三七两位先生:
1.阴阳自太极而来,五行从何而来?寓意以为五行来自终始,即生长壮老已,象为春夏秋冬。太阳太阴少阳少阴四象与木火金水合,于此阴阳五行统一。
2.四象生八卦,四象何以生八卦?四象为阴阳之气多少,八卦象气、象形、象物?
3.六气从何而来?如从四象来,少阳厥阴其有本乎?如从五行来,何以为六?此三七先生虽有解,余觉仍未透明。如从八卦来,生生之气无有纯阴纯阳故为六,此虽易理解,然六气为四象之层次,还是八卦之层次呢?
4.十二经为六气所化乎?
5.天干标示五行周流,地支标示六气周流?何以地支不用六气仍用五行?
此数端久萦心际,不能贯通,请先生开其不悟。
--------------------------------------------------------------------------------
三七生 发表于 2002-12-15.17:52:04
子易兄,此事关系核心理论,愚以为目下不宜断言,下笔尚需慎重。命理之事三七所知有限,不敢多言。古人于经络流注次序当有亲身体验,不宜臆测妄作。面色青当作气观。辛辣本为同味,如此相配成了六味了,五味配于五行,似不宜变更。尝果味可知一二:果未成熟味酸,木也,其蒂苦,火也,既成熟味甘,土也。果实秉生长之气以成,故味只酸苦甘,并无辛咸之味。五行之性除土外正与其味相反:木气本升散,而其味酸敛;金性本降敛,而其味辛散;火性本炎上,而其味则苦降;水性本流动,而其味则咸凝。实则五行中各自阴阳相反相成者也。五味得咸而坚,得苦而下,得酸而收,得辛而散,得甘而和。与万物之生长化收藏相应,实天地之至理,非名相所能乱者也。四味相合,其味当甘,如五色相混,其色反白者也。故脾胃之甘乃和合之味,不可但作甜味理会也。
志一兄,鄙意以为:1、太极而两仪,一生二也;两仪化生水火中气,二生三也;中气即土也,土气不寒不热,遇火则燥,遇水则湿,燥土生金,湿土生木,金木而成万类,三生万物也。金木水火为四象,太阴太阳少阴少阳也;土分燥湿,厥阴阳明也。2、四象为气,八卦为方,为形,为色,比类天地之万物。3、六气之解如旧,木金水火配温凉寒热,燥湿配土。4、十二经与六气相应,六气在天,故有象而无形。5、地支可与六气相配,然不废五行,何哉?五行相应六气,十二支倍之,六气又分阴阳也。木金水火各二,土则有四何邪?燥湿又分寒热凉温也。
不敢自是,还望二兄裁夺
--------------------------------------------------------------------------------
志一 发表于 2002-12-15.19:37:04
三七君此五味五行、四象六气之论真乃发幽解微之论,读之有豁然开朗、几近贯通之感,而仍冥顽者有二:
1.十二经循行流注有序,六气何得顺而从之?是六气从十二经而化,还是六气化应十二经?
2.八卦比类万物,八卦何以能比类万物?八卦其有性乎?
还望三七君开之凿之,亦盼子易君之论。
--------------------------------------------------------------------------------
辛子易 发表于 2002-12-15.22:04:36
古人言不尽意,以象尽意!以卦释情伪!
脏腑法地,为质,经络者,气之通道,质能化气,气能变质!
六气者,气之五行变化,脏腑者,质之五行变化
然,易者,有不易,亦有变易!不能死守,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
所以,脏腑间亦有气化,经络间亦有质化
天干者法天尤六气之流通,地支者法地为质,其性静,其间作用是通过所藏人元完成。
天干,地支,八卦乃事务的不同角度论诉,其源一也!
一家之言,无用废之
--------------------------------------------------------------------------------
三七生 发表于 2002-12-16.00:43:23
子易兄所言甚是,怎可废之。
1、六气随十二经流转可从五行观之,寒热温凉自随水火木金升降,在土则燥降湿升,燥降者从火也,湿升者从水也。
2、八卦比类万物,犹万物之负阴抱阳然。八卦之性即其象也,所谓以象比类、八卦以象告是也。何哉?以乾卦为例,乾三连,三阳也。夫乾,天下之至健也。为马,为天,为君,为父,为玉,为金,为寒,为冰,为大赤,为木果……此古人之比类也。万物莫能离象,有象则莫能外乎八卦之类,亦犹万物之不离阴阳也。
一愚之见,敬备志一兄采撷
--------------------------------------------------------------------------------
三七生 发表于 2002-12-17.11:32:03
有一命请子易兄看看:
乾造(1938年七月初八,立秋前五日)
戊寅
己未
丁卯
辛丑
大运:
02 庚申 11
12 辛酉 21
22 壬戌 31
32 癸亥 41
42 甲子 51
52 乙丑 61
62 丙寅 71
72 丁卯 81
约一岁零八个月起运,流年壬午
--------------------------------------------------------------------------------
辛子易 发表于 2002-12-17.22:21:12
乾造:戊寅 己未 丁卯 辛丑
丁火未月冠带但己土本气泄丁火气,丁火有气但力量不大,喜木火
性格:感情细腻,但心思过重,心眼小,劳心命
健康:戊寅年柱,比象人的头或是上焦,戊土燥气扰寅木,有口苦,咽干,耳鸣,头晕(痛)等少阳症候。
己未月柱比象中焦,土燥热当令,口臭,易溃疡,喜冷饮等阳明症候。
丁卯日柱卯木为未土坏,肝木体阴用阳,肝阴亏,阴虚内热,易盗汗,瘦弱,颧红,脉细数。
辛丑,丑土脾,未月不敌胃燥,辛金落墓,逢戌害时注意肺病(中医)
丙寅大运,壬午年,火土两旺,燥火过旺,少阳阳明合病 。
治疗:大柴胡汤加石膏,生地,麦冬,五味。
--------------------------------------------------------------------------------
三七生 发表于 2002-12-18.00:10:38
这个病人就是这几天抢救的那个急性心梗病人,子易兄看看这段时间有没有什么发病的迹象
--------------------------------------------------------------------------------
辛子易 发表于 2002-12-18.10:24:38
该命造子易不明,想明白在回复七兄
--------------------------------------------------------------------------------
一凡 发表于 2003-01-15.19:19:14
木性酸其志散。金性辛其志敛。火性苦其志发。水性咸其志凝。此五行玄义。
关于十二辰。可见礼记之月令、史记之律书、太玄之首辞、皇极之元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志一
|
2003-6-16 17:28: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阴阳五行六气问答[讨论]
这是半年前的帖子,读来真是“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子易、三七及一凡诸君的见论今天再读又有新的感受和启发,怀念那些一心求学的日子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金谷子
|
2003-6-27 22:05: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阴阳五行六气问答[讨论]
源自天文,实有征兆,与无稽之玄谈者非为一途。
医理命理,乃其运用,较理论的完美性自是不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玄隐子
|
2003-6-29 10: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阴阳五行六气问答[讨论]
一直在想,什么时候能把理法方药与理法象数有机结合起来,那么就比较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金谷子
|
2003-7-2 22:47: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阴阳五行六气问答[讨论]
乍个好法哩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杏林杂谈
三七生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