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医理探源
›
++医学之十三人格管理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医学之十三人格管理
[复制链接]
259
|
1
|
2014-12-4 12:40:21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医学之十三人格管理
神经全息体中既有传入神经也有传出神经,传出神经和传入神经之间往往需要通过脑作为中转站,那么脑是干什么的呢?
脑的作用就是人格管理。我的看法是:脑能够处理的信息包括炁信号信息和化学信号信息两类,其中炁信号信息能够形成脑的记忆现象,并形成记忆演出行为;化学信号则形成情绪这种现象。
在人体的正常认知当中,存在一个能够感知肉体各种感知觉信号的“自我”,同时还存在记忆中的“演员”,“演员”其实是曾经有过的“自我”,是一段记忆片段,其中包含有对某些时间段内人体内环境、外环境以及人格环境信息的记录,外环境信息包括眼睛、耳朵等各感知觉器官以及表部各种感受器的信息,人格环境信息包括来自脑内的、由语言、情绪等组成的相对抽象的信息。考虑到记忆信息的信息量大,只有炁信号才能完成信号传输的功能,因此我认为记忆信号及其传输是通过炁信号来完成的。
但是我们已经知道,脑内神经元的活动会伴随着神经递质的产生,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我认为这些神经递质的存在,能够增大或者减弱相关记忆的“表决权”,使得该段记忆能够脱颖而出或者被抑制住,这种功能我把它归入“情绪”的范围。情绪可以由神经递质来产生,也可以由血液中的一些物质如激素来产生。
这样,脑对身体的控制就分为以下几种模式:
模式1:外环境信号→传入神经→脑(“演员”筛选→将“演员”们整合到“自我”中)→运动神经→相应的动作,该模式称之为运动模式;
模式2:内环境信号→脑(调出基因中的记录→将记录整合到“自我”中)→植物性神经→对内脏的活动进行调节,该模式称之为内脏模式;
模式3:化学序参量信号(含激素、神经递质以及能够对脑细胞发生化学反应的化学物质)→内环境→脑→脑内情绪→对脑内部分脑细胞的活动予以调节,该模式称之为情绪模式;
模式4:脑→下丘脑-腺垂体系统→分泌激素→内环境,称之为激素模式。
人体在应付自然界千变万化的环境的过程中,各模式都会同时出现,在人清醒的时候,所有的脑部活动都立足在“自我”这个身体条件下,此时“自我”以及由此产生的脑部活动被统称为一个人格。人体的人格不止一个,当人在深度思维或者做梦的时候,大脑就会虚拟出一个身体出来,此时就会出现一个虚拟的人格。人格切换和管理也是脑的一项重要内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何知叫
|
2014-12-4 12:4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你有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飞龙戏水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