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医理探源
›
[转帖]中医药报上一篇逻辑混乱的文章
返回列表
发新帖
[转帖]中医药报上一篇逻辑混乱的文章
[复制链接]
1575
|
6
|
2003-10-31 21:47:30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LBSALE[10]LBSALE[这个贴子最后由王不留行在 2003/10/31 09:54pm 第 1 次编辑]
应尽快恢复《素问》和《灵枢》的历史地位
陈业兴
《素问》和《灵枢》本是两部独立的著作,两书名(包括《针经》、《九卷》等名)一直分别使用,见于历代正史书目。可是长期以来却被合称为《黄帝内经》。这是晋代皇甫谧在没有史料作证的情况下,只以《素问》九卷与《九卷》(后称《针经》、《灵枢》)合篇,其卷数与《黄帝内经》18卷数目相同,即以为是《黄帝内经》,致使此两书长期失去了它们应有的历史地位。
《素问》和《灵枢》是否为原本《黄帝内经》,历代都有争论。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人们对此作了大量的考证,其中考证最全面者,当推赵明山教授。
赵氏认为,“目前我们只能以传世本《素问》和《灵枢》作为考察对象,结合史志、文物等来判断其是否为《黄帝内经》,以及它的成书过程和年代。”赵氏从社会背景、科学技术、语言文字、史志、著作、文物等来进行考证。最后认为“通过以上引述与论证,大体可知《素问》和《灵枢》保存了大量先秦古医经的思想和材料,也汇集了不同医学流派的理论,不同篇章的写作年代也会有先有后,是经过长期积累,最后由一人或几个人进行整理、汇编为《素问》和《九卷》。”
赵氏还将医经与经方篇数作了对比,认为《素问》和《灵枢》含量达162篇之多,肯定篇数多於18卷本的《黄帝内经》。整理修订者完全可能把收集到的原为《黄帝外经》的内容,甚至扁鹊学派的著作《扁鹊内经》、《扁鹊外经》的内容,编入《素问》和《灵枢》之中,但改换了扁鹊等人的名字。刘澄中经考证,认为两书中确有扁鹊学派的内容。
关于《黄帝内经》是否能独存的问题,赵氏引述了廖育群的质疑。廖氏认为“《汉书·艺文志》所载医经、经方、房中、神仙四类医籍,‘凡36家,868卷’,除今人所称《黄帝内经》18卷外,全部荡然无存。何存此书流传至今,且保存得如是完好?”刘澄中则引述余自汉等语:“《方技略》的医经和经方类著作不为东汉末的张仲景,以及西晋王叔和、皇甫谧所知这一事实,清楚地说明:《方技略》的医经、经方亡佚於王莽之末,或东汉末年的战火。”据此笔者认为原本《黄帝内经》在战火中能够独存的可能性是极微的。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认为《素问》和《灵枢》两部书是战国秦汉时代我国医学之集大成者,是历代医学成就的全面总结。它俩的源头包括了以《黄帝内经》为首的七家医经在内,两千年来中国医学就是沿着《素问》和《灵枢》的道路不断向前发展。《素问》和《灵枢》是我国最早的两部传世医学经典,这也是两书的历史地位。这样理解,并无损害《黄帝内经》的形象与名誉,何必维护与固守《黄帝内经》空名(无实物存在)呢?最近严季润撰编的《十部医经类编》,是以《素问》和《灵枢》为独立的医经入编。施杞教授主编的中医药系列丛书中由陈农编写的首部即以“医经”命名而不以“内经”命名,可见已有带头人。故笔者提出,应尽快恢复《素问》和《灵枢》应有的历史地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王不留行
|
2003-10-31 21:48:33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中医药报上一篇逻辑混乱的文章
1、赵氏还将医经与经方篇数作了对比,认为《素问》和《灵枢》含量达162篇之多,肯定篇数多於18卷本的《黄帝内经》。
162篇肯定就多于18卷么?一个是卷,一个是篇,两者之间的换算系数是多少?有可比性么?《灵枢》古又称《九卷》又怎么解说?!
2、整理修订者完全可能把收集到的原为《黄帝外经》的内容,甚至扁鹊学派的著作《扁鹊内经》、《扁鹊外经》的内容,编入《素问》和《灵枢》之中,但改换了扁鹊等人的名字。刘澄中经考证,认为两书中确有扁鹊学派的内容。
《扁鹊内经》、《扁鹊外经》今已不存,内容无从考证,怎么断定“两书中确有扁鹊学派的内容”?!说“整理修订者完全可能”把收集到的“扁鹊学派的著作《扁鹊内经》、《扁鹊外经》的内容,编入《素问》和《灵枢》之中,但改换了扁鹊等人的名字。”,“完全可能”是有多大可能?当然,毕竟是可能的,呵呵!
3、关于《黄帝内经》是否能独存的问题,赵氏引述了廖育群的质疑。廖氏认为“《汉书·艺文志》所载医经、经方、房中、神仙四类医籍,‘凡36家,868卷’,除今人所称《黄帝内经》18卷外,全部荡然无存。何存此书流传至今,且保存得如是完好?”刘澄中则引述余自汉等语:“《方技略》的医经和经方类著作不为东汉末的张仲景,以及西晋王叔和、皇甫谧所知这一事实,清楚地说明:《方技略》的医经、经方亡佚於王莽之末,或东汉末年的战火。”据此笔者认为原本《黄帝内经》在战火中能够独存的可能性是极微的。
极微并不是等于不能,一部古书的存亡影响因素是很多的,能以它存留的可能性小就否认它的存留么?就否认现存的灵枢、素问不是黄帝内经么?当然,还是一个可能!!
4、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认为《素问》和《灵枢》两部书是战国秦汉时代我国医学之集大成者,是历代医学成就的全面总结。它俩的源头包括了以《黄帝内经》为首的七家医经在内,两千年来中国医学就是沿着《素问》和《灵枢》的道路不断向前发展。
刚才只说是包括“扁鹊学派”,怎么这儿又变成了“七家医经”,如此下断语的证据何在?从两个“可能”的论据却得出肯定的结论,恕我才疏学浅,我可看不懂这中间的逻辑。
结语:固然,目前支持《素问》和《灵枢》是《黄帝内经》的根据不足,可是,这篇文章否认内经就是灵枢素问的依据更令人难以信服,这样的文章竟然登在了药报上,真是替中医药报可惜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牛道士
|
2003-10-31 22:03:11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中医药报上一篇逻辑混乱的文章
主贴写得好!就需要这样的精神,表扬一次!希望能够多见到这样的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匿名
|
2003-11-1 01:30:33
[转帖]中医药报上一篇逻辑混乱的文章
呵呵,先笑笑,希望讨论是在一种平和的气氛里进行的。
王先生情绪好象很激动,大可不必。
先来反驳你:
“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是一个开放民主的社会的必然趋势,也是任何一家报纸的办报方针。
每种思想和理论的探讨研究,都必然是在一种自由融洽的环境中进行的。
所以,学术问题出现不同意见是理所当然的事,更何况事关医学典籍的考据。年代久远,史海钩沉,自然会有模糊不清的地方,在形成了大致定论以后,有人提出反对,有什么好奇怪的呢?
就连《红楼梦》这么近代的书,都能因为解释上的分歧而形成一门“红学”,以《黄帝内经》的古老,成为歧黄学子们孜孜不倦反复揣摩的宝藏,也就顺理成章了。
所以,除非“中医药报”是领导了中医界思潮的方针性报纸(如“人民日报”),除非在“中医药报”上发表后就意味着思想风向的变动,否则,出现任何意见都是正常的事。报纸若只有一种声音,就会办不下去。
王先生的反驳中有几点我想商榷一下:
1、这一点我是赞同的,篇数和卷数不可换算,不具可比性。
2、“《黄帝内经》的书名,最早出现在西汉刘歆的《七略》中,但该书已失传。现存文献的最早记载,是东汉班固的《汉书·艺文志》。其中虽然记有《黄帝内经》十八卷,但并没有提到该书的成书年代及作者。通过对书名、书中天文记时、名词术语的研究,现在多数学者比较一致的看法认为,《内经》并非出于一时一人的手笔,其中既有战国时期的篇章,也有秦汉时代的作品,还有后世隋唐和宋代医家整理校注所补充的内容。由此可以认为,《黄帝内经》大约产生于战国时期,后又经过秦汉医家的整理、补充、修改,逐步充实丰富其内容而形成的。 ”
以上我是查到的内容,从这段话看出来,《黄帝内经》是可能收录了很多后代的或者非内经的内容的,所以,也可能是收录了外经的内容。当然,也只是可能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悔悟卡
匿名卡
显身卡
匿名
|
2003-11-1 01:52:03
[转帖]中医药报上一篇逻辑混乱的文章
3、这点我同意王兄。《黄帝针经》是北宋元祐年间,从高丽传回的,以前是长期失传,所以,以“《方技略》的医经和经方类著作不为东汉末的张仲景,以及西晋王叔和、皇甫谧所知”这一点来断定《黄帝内经》已经失传,起码依据不够充分。
4、说“综合上分析”就断定《素问》和《灵枢》是源自《黄帝内经》,又脱离于《黄帝内经》的医学典籍,几乎等于是比较草率的定论了,至少没看到论证的有力论据。
所以,支持王不留行先生的结论:“固然,目前支持《素问》和《灵枢》是《黄帝内经》的根据不足,可是,这篇文章否认内经就是灵枢素问的依据更令人难以信服”。
只是最后一句多余了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悔悟卡
匿名卡
显身卡
明堂振衣
|
2003-11-1 11: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中医药报上一篇逻辑混乱的文章
没什么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金谷子
|
2003-11-1 21:30:24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中医药报上一篇逻辑混乱的文章
我同意明堂的意见。——无意义!
我们为医只管看病,无论是谁说的,只要有理,用了管用, 我们就照他说的办!
不论是黄帝炎帝, 还是希波克拉底!
不管是古往大德,还是巴斯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王不留行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