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医理探源
›
调脾胃重升降
返回列表
发新帖
调脾胃重升降
[复制链接]
318
|
0
|
2015-11-20 20:35:54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调脾胃重升降王氏妇科
时间:2015-08-24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王金亮
升降出入是人体气化功能的基本形式,是脏腑经络之阴阳气血运动的基本过程。升降出入紊乱则变生疾病,肺失肃降则喘咳,胃失和降则呕恶,脾不升清则腹胀便溏,肝不条达则胸闷胁痛,心肾不交则惊悸梦遗。
脾胃乃居中州,为升降出入之枢纽,脾主升清,输布水谷精微,化气生血,维持机体的营养供给为后天之本;胃主降浊,保证着饮食的传化。故中焦脾胃维持了人体“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的正常生理功能。肺主肃降,肝主升发,心肾相交,水火既济,无不依赖,脾胃中转运输之功,故唐容川说:“其气上输心肺,下达肝肾,而灌溉四旁,充溢肌肤,所谓居中央畅四旁如是。”
要维持机体阴阳平衡,就必须维持脾胃功能正常,故前贤李东垣著《脾胃论》,临症注重脾阳,立补中益气汤等名方,为后世所遵从。清代叶天士则倡导养胃阴,也即是指“胃气降则和”的道理。培补后天气血生化之源,调畅脾胃升降出入之机。在临床上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病案】
李某,女,42岁,2009年5月8日初诊。自诉少腹疼痛1年余,常有带下伴腰酸乏力,月经先期,量少色淡,延日不止,曾经医院妇产科诊断为慢性盆腔炎,经输液、服中西药效不佳。望其面色萎黄,精神萎顿,少气懒言,舌淡苔白,脉细弱无力。
辨证:
脾气不足,清气不升,浊阴不降,冲任不畅,
立方:
升阳除湿汤加减。
组方:
生黄芪18克,焦白术15克,柴胡6克,升麻5克,木香6克,香附6克,白果仁5克,桂枝5克,炒薏苡仁12克,延胡索9克,乌药5克,厚朴9克,车前子12克(包),甘草3克。5剂,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
药后腹痛少有发作,白带减,精神欠佳,食纳有增,立方以补中益气汤加木香6克,枳壳6克,乌药6克,炒薏苡仁15克。水煎服,再进5剂,日1剂。并嘱其调养性情,增加营养.药后随访,诸症悉平。
【按】:
临床上注重调理脾胃升降对多种疾病有良好疗效。正如尤在泾所云:“中者脾胃也……中者四运之轴而阴阳之机也,故中气立则阴阳相随,如环无端,而不及于偏……是故求阴阳之和者,必于中气,求中气之立者,必以建中也。”(责任编辑:
高继明
)
中医药
,
中国
,
饮食
相关帖子
•
淋巴瘤化疗注意事项有什么 饮食怎么配合
•
治疗白血病的偏方或者有效的方法有哪些
•
霍奇金淋巴瘤饮食吃什么 治疗方法是什么
•
非霍奇金淋巴瘤能好吗
•
婴儿得白血病的原因是什么 饮食上需要注意什么
•
得白血病有什么症状 饮食上需要注意什么
•
白血病怎样确诊 如何饮食保健
•
淋巴瘤化疗后的食谱有什么 有用吗
•
急性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症是不是白血病 中药如何治疗
•
血癌是不是常说的白血病 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聆听你的声音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