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医理探源
›
从滥用活血化瘀说临床弊病
返回列表
发新帖
从滥用活血化瘀说临床弊病
[复制链接]
366
|
0
|
2015-11-20 22:28:13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从滥用活血化瘀说临床弊病
时间:2015-10-26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郑耀庭
国人都为祖国医学的博大精深而自豪,但是今天,却有很多患者感叹找不到“好中医”;同时,各级中医教育机构也在通过各种方式反思中医教育的得与失。既然存在问题,就该深入剖析,力求解决之。笔者现仅从活血化瘀法的泛滥探讨当前中医临床存在的问题。
活血化瘀法自古就有,但是自清代王清任的《医林改错》创制系列活血化瘀方以来,活血化瘀法便被后世不断地扩展,已经应用到各科各种疾病的中医治疗之中。因此,各式各样活血化瘀类中药、中成药的应用更是不断扩大。
比如,作为中西医结合的代表药物,今天各种活血化瘀类药物经证实在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流变学特性等方面具有一定作用。但在活血化瘀法取得骄人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很多人在片面理解中医理论的基础上,抛开中药药性理论,以中药药理研究结果为原则,研制出各种各样的中成药应用于临床。从一定意义上讲,对于中药的发展及推广具有进步意义;但从推动中医学发展讲,难有裨益。
由于活血化瘀治法应用的泛化,不断地推动着理论及各种研究的深入,从而形成一种潮流。这种情况之下,医生的思维跟着药物走,进行各种各样的药物临床实验研究并提出了各种理论,推动活血化瘀法相关理论及研究发展。理论的创新又反过来使人们从各个角度解释其应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例如:在痛证的治疗中很多人想当然地应用活血化瘀药物,理论基础是中医讲的“通则不痛,痛则不通”,认为活血化瘀就会通畅。但笔者认为这里的“不通”不仅指五脏六腑等脏器的不通,还泛指中医理论中的经脉、络脉、孙络、皮部、经筋等的不通。
痛是因为“不通”造成的气血津液等精微物质不能正常输布到相应部位,而内因、外因、不内外因等都可以造成经脉、络脉、孙络、皮部、经筋等的不通,从而形成痛证,单病机就有寒凝、气滞、痰阻、食滞、湿滞等多种,非独血瘀一家。
然而,现在有人拓展并形成了某种理论,认为运行在人体脉道内的无非气血,各种组织全赖气血的滋养,活血行血就能滋养局部、全身;再推而广之,应用到内、外、妇、儿各科的疾病治疗之中。如此抛开阴阳,只谈气血,抛开六经,只谈血管、血液黏稠度,是片面理解中医,若以此来进行中西医结合,结果一定不堪设想。
临床中,丹参抗凝很难比得过氯吡格雷,中医药应该在未病先防、已病防变方面有更大的作为,而不应该刻意追求治已病。现代医学已经把各类疾病的二级预防提到首要位置,为什么一些中医人还在纠结于丹参提取物、三七提取物对某疾病的预后影响呢?
笔者以为,既然中医有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优势,在治未病方面具有针灸、中药等各种各样的疗法,那么我们就应该做些诸如中成药或中医疗法在疾病的二级预防中如何优于化学药物之类的研究。
(责任编辑:高继明)
教育机构
,
中医药
,
中国
,
医学
相关帖子
•
淋巴瘤哪里治的好 淋巴瘤患者在治愈后会不会复发
•
急性白血病治疗费用贵不贵 都有什么样的治疗方法
•
治疗白血病的偏方或者有效的方法有哪些
•
b细胞淋巴瘤存活期怎么样 基因会影响b细胞淋巴瘤的存活期
•
非霍奇金淋巴瘤能好吗
•
得白血病有什么症状 饮食上需要注意什么
•
由于缺乏叶酸引起的巨红细胞性缺血会引起白血病吗
•
急性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症是不是白血病 中药如何治疗
•
血癌是不是常说的白血病 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
白血病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小孩为什么易患白血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杏林杂谈
流年无殇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