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休闲天地
›
杏林杂谈
›
《行气玉佩铭》--现存最早的气功的记载
返回列表
发新帖
《行气玉佩铭》--现存最早的气功的记载
[复制链接]
198
|
0
|
2015-11-21 21:43:45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我国现存最早的有关气功的文字记述是《行气玉佩铭》。
《行气玉佩铭》刻于公元前380年前后(即战国初期),它原刻在一个12面体角柱形玉佩上。原拓片可见《三代吉金文存》卷20。原为篆书,共45字,经郭沫若同志译为今天通用的文字,即:“行气,深则蓄,蓄则伸,伸则下,下则定,定则固,固则萌,萌则去,去则退,退则天,天几舂在上,地几舂在下。顺则生,逆则死。”(引自郭沫惹《奴隶制时代》)。郭沫若同志解释说:“这是深吁吸的一个回合。吸气深入则多其量,使它往下伸,往下伸则定而固;然后呼出,如草本之萌芽,往上长,与深入时的往路相反而退进,退则绝顶。这样天机便朝上动,地机便朝下动。顺此行之则生,逆此行之则死。”
从上述的文字记载,显然是一种有规律地调整深呼吸法,属于气功中静功中的一种。可见远在战国初期以前人们对于导引行气能增进健康、延长寿命已经有了较深的认识,并总结出了初步的规律。
郭沫若
,
奴隶制
,
通用
相关帖子
•
伏其所主 先其所因 ——“治病求本”临床验案分析
•
哮喘的验方秘方
•
贴膏药注意事项
•
贴膏药也有讲究
•
通用潜阳汤秘方
•
贴膏药要掌握好适应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千鼎互联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杏林杂谈
传统文化
会员之家
新闻中心
社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