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医理探源
›
药物作用脏腑论
返回列表
发新帖
药物作用脏腑论
[复制链接]
909
|
3
|
2003-12-14 01: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LBSALE[100]LBSALE药物作用脏腑论
不同的医生,用不同的方剂,能治好相同证型的疾病;同一证型病症,也不是性质、气味、归经、升降浮沉皆相同的一类药物都能治好的。如此复杂的情况,与中药作用的适应多样性 及中药作用的不同理解等许多不确定、难定量的因素有极大的关系。以至历代许多名医皆有自己的用药心法,有自己的本草见解;几使中医成为不传之秘。所以从古至今,积累的许多名方,为医者无不视之典范,治病必从此扩展;积累了许多秘方,商家莫不揽为至宝,发财全赖此等效应。尤其是今天,世贸的加入,“国界”的打破,许多名方秘方成为各制药厂商的抢手货,成为各科研单位的幸运儿。大有废医存药之势。真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中医难传,不仅医理要悟,药理亦要悟。没有十年八年,可能很难悟出个道道来。药物归经气味说法不一,升降浮沉很难概括其功效;且“舒筋活络”与“活血化瘀”,“通经”与“通络”,“利水”与“利尿”等等,不仅说法不规范,其内涵也叫现代人难以理解。所以规范者有之,研究者有之,目的无非是让他更贴近今天的科学,贴近今天的医生。
药物进入人体后作用的对象,是病邪与人体脏腑;作用的基础,是脏腑的阴阳气血。人身不过脏腑,任何疾病不过是病邪引起脏腑及相关组织器官的改变。药物的功能,从某种角度讲,除了能直接地清除病邪外,对机体只是改变了内环境,抑制或增强了机体的某种功能而已。如果把药物作用于脏腑这一块,用脏腑的功能加以概括,也就是说药物通过激发脏腑的功能而起作用,药物的作用就是脏腑功能的再现。那么,对我们理解药物功效和临床用药都有极大的帮助。
翻开历代本草我们可以看到:檀香“引胃气上升” ;莪术“能调气通窍” ;石韦“助肺肾之精气,上下相交,水精上濡,则上窍外窍皆通;肺气下化,则水道行而小便利矣” ;辛夷“助胃中清阳,上行通于天” ;首乌“能调气血外散疮痈” 。等等,不一而足。名人王太仆将其总结为一句名言:“寒之不寒,责其无水;热之不热,责其无火”。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用寒凉药不能使机体的热证清除,是因为机体的阴液不足;用温热药不能治疗机体的寒证,是因为机体的阳气亏虚。超越脏腑功能以外的药物作用,如同皮之不存,毛将安附?是很难想象的。由此可见药物作用脏腑论,不是什么新东西,古人已有足够的认识及说明,可惜未被后人重视。药物的功能来自脏腑的功能,脏腑功能不足,则药物效应难以发挥,这是从古至今任何一位临床医生都体会到的事实。
纵观生命科学的发展史,从能延缓机体衰老、激发生命活力,被誉为“生命之水”的核酸(中医称为以脏补脏),到今天基因组学的研究。已清楚地告诉我们“任何疾病,任何证候,归根到底都与基因表达的改变有关” 。反之任何疾病的治疗,也只有通过基因的调节来实现。基因是人体的组分,是目前最细的功能单位,是脏腑功能的具体体现;人体脏腑功能就是基因功能的总和。药物只有触发人体的基因才能发挥作用。换句话就是,药物作用只有通过调节基因来实现,药物只能再现基因的功能。这是现代科学对中药脏腑论的验证与诠释。
从临床的角度看,中医发展的瓶颈,我们认为有两点就是:五脏内涵太大而模糊,致使中药特点太少难配对。如果脏腑的功能被分得很细,则药物的作用才能阐述得具体。例如,同是入肺经。麻黄激发的是发汗之阳气;薄荷激发的是发汗之阴气;麻黄根却激发的是敛汗之阳气。桔梗再现肺宣发的阴阳之气;马勃既有桔梗的功能,又能激发摄血之肺气;山豆根、苏子激发肺通大肠阴阳之气,桑白皮、葶苈子却激发肺肃降利水之阴气。枸杞子激发养目之肝血,鸡血藤却激发养筋之肝血,等等。气与气不同,则药与药有异。今天,假如我们能延续并完善古人思路,将药物的作用,相对准确地定位于脏腑的功能处,则必使我们的处方用药更精练、更明了、更简单,更易于掌握、易于验证,更易于开展临床研究。也将会出现无数的验方、秘方。免疫药理学家Hadder在上一个世纪就预言:“当我们进人21世纪的时候,我们将远离抗病毒、抗肿瘤、抗细菌和抗寄生虫的研究,而将趋向于改变机体、促进机体防御能力的研究,对疾病采取‘亲宿主'的治疗” 。这正是我们中医的长处所在。我们坚信随着“药物作用脏腑论”研究的深入,中医药对世界医药的贡献将是无如伦比的。
基因治疗,是最先进、最深层次、最根本的治疗,是未来药物治疗的方向;基因的研究,显示出许多中西医理论的交融点。但其功能及彼此之间关系的研究,是目前的技术和方法很难做到的事。虽然给我们中医难有具体的帮助,却也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时间及机遇。如果中医药在上述两方面有所建树,将必定有利于中医理论的深入、中药功效的理解和中医药的普及;有利于临床新方剂的开发、新治法的出现及中西医的贯通;有利于将植物化学组的成果为我所用。有利于将中医药这种最有效的“绿色疗法”献给世界人民。
愿同有兴趣者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张天宇
|
2003-12-14 09:46:07
|
显示全部楼层
药物作用脏腑论
看过了,还可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火烈鸟
|
2003-12-14 15: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药物作用脏腑论
是应该对中医进行一次改革了,可是没人愿无偿的贡献自己的药方,
以致成了不传之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张建
|
2003-12-16 21: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药物作用脏腑论
此文使我看到了中医光大的希望。请大家为中医发展做些实事,提供发展中医的新途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杏林杂谈
脏腑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