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医理探源
›
[建议] 巧选药粥补“四虚”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建议] 巧选药粥补“四虚”
[复制链接]
1177
|
1
|
2005-10-26 22:07:55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巧选药粥补“四虚”
气虚、血虚、阴虚、阳虚并称“四虚”,并由此可导致诸多疾病。虚当补之,而药粥则是很好的滋补佳品。现将一些疗效较好的药粥列举如下,供患者参考自身症状选用。
气虚证
气虚证主要表现为倦怠乏力,少气懒言,面色无华,妇女白带过多,舌质淡,脉细弱。
可选用下列补气药粥:
黄芪粳米粥 取黄芪、党参各15~30克,粳米50克。先将两味中药加水煎煮3次,每次沸后用小火煎20分钟,合并3次药汁1000亳升,加入粳米煮粥食服。功具补脾益气。适用于脾气虚弱、食欲不振、少气懒言、自汗气短、常易感冒者。
苡仁粳米粥 取苡仁、粳米各50克,白糖适量。将粳米、苡仁同入锅内煮粥,待粥稠时加入白糖少许,糖溶即可服食。功具健脾除湿。适用于脾虚湿盛、久泻不止、不思饮食、舌淡苔腻者。
山药扁豆粥 取山药、茯苓、苡仁、赤小豆、泽泻、扁豆、粳米各100克,捣成细粉置锅中小火加热,不断翻炒,炒至粉末成黄色发出香味时,取出放凉,分10次服用。食用时热开水适量,加炒粉调成糊状,加少许白糖调味。功具补气健脾,渗湿止泻。适用于脾虚失运、湿自内生,表现腹痛腹泻、肠鸣腹胀、脾虚水肿者。
血虚证
血虚证主要表现为面色无华、头晕眼花、心悸怔忡、失眠健忘、月经量少、舌淡苔白、脉沉细弱。可选用养血药粥:
黄芪当归粥 取炙黄芪15克,当归30克,粳米50克。先将黄芪、当归加水煎煮2次,每次沸后用小火煎30分钟,合并药汁1000亳升,将药汁与粳米共同煮粥食服。功具补气生血。适用于气不生血、头晕心悸、失眠多梦、月经量少者。
芝麻花生粥 取芝麻15克,红皮花生20克,粳米50克。将芝麻炒至微香,与粳米花生共同煮粥食服。每天1~2次。功具补肝肾,生阴血,久服延年益寿。适用于血虚头晕、贫血、头发早白、血虚便结者。
枣仁熟地粥 取酸枣仁、熟地各15~20克,粳米50克。三味共同煮粥食服。功具补肾、养血、安神。适用于血虚心悸、血虚失眠、血虚不孕、血虚不育者。
阴虚证
阴虚证主要表现为腰膝酸软、夜间盗汗、虚烦失眠、手足心热、口鼻干燥、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大便干燥、舌红少苔、脉细或细数。可选用下列滋阴药粥:
枣皮粳米粥 取大枣30克,粳米50克,冰糖适量。先将枣皮洗净,去核,与粳米同入沙锅煮粥,待粥熟时,加入适量冰糖即成,每天1次。功具润肺止咳,养心安神。适用于肺阴不足、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虚烦失眠、神志恍惚者。
百合粳米粥 取百合30克,粳米50克,冰糖适量。将百合洗净,与粳米同煮粥,加入适量冰糖即成。顿服。适用于肺阴不足、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虚烦失眠、神志恍惚者。
麦冬粳米粥 取去心麦冬20~30克(过去在炮制麦冬时多有去心,然而今人研究认为麦冬是否去心,其功效差别不大。编者注),冰糖适量。先将麦冬煎煮3次,每次沸后20分钟,合并药汁1000毫升,加入粳米煮粥,待粥将熟时,加入冰糖稍煮即成。顿服。功具滋养肺胃,生津止渴。适用于肺胃阴虚、心阴不足、阴虚内热、手足心热、咽干口燥、干咳少痰、午后低热、夜间盗汗者。
阳虚证
阳虚证主要表现为腰酸怕冷、手足冰凉、小便清长、性功能低下、舌淡苔白、脉沉或迟。可选用下列阳虚药粥:
苁蓉粳米粥 取肉苁蓉10~15克,粳米50克。先将肉苁蓉置砂锅内煮烂去渣,再入粳米煮粥,每天1次,顿服。功具补肾壮阳,润燥滑肠。适用于肾阳不足、性功能低下、阳虚便秘者。久服可延年益寿。
黄芪韭菜粥 取黄芪30克,粳米50克,韭菜50~100克。先将黄芪加水煎煮2次,每次沸后30分钟,合并滤液1000毫升,与粳米同煮粥,粥熟时加入韭菜再煮一会,顿服。功具补益元气,提神暖胃。适用于阳虚水肿、阳虚自汗、慢性腹泻、慢性肝炎、慢性肾炎、疮疡久不收口、脾胃虚寒、口吐清水者。
鸡汁粳米粥 取母鸡1只,粳米50克。先将鸡去毛剖洗干净,浓煎取汁,以原汁鸡汤分次同粳米煮粥,加入盐、葱、味精等调料食服,每天1~2次。功具温中益气,温养五脏。适用于体质虚弱、病后调养、营养不良者。经常食用,具有延年益寿之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天气不错pga
|
2014-8-30 04:2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笔流畅,修辞得体,深得魏晋诸朝遗风,更将唐风宋骨发扬得入木三分,能在有生之年看见楼主的这个帖子。实在是我三生之幸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wg7353924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