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医理探源
›
腰椎间盘突出症
返回列表
发新帖
腰椎间盘突出症
[复制链接]
1179
|
3
|
2005-12-15 14: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什么是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椎间盘老化以后,弹性降低,在某种因素下造成纤维环破裂,髓核被挤压出来,压迫刺激周围神经根血管,而出现痛麻等症,发病时腰部呈撕裂样剧痛,曲膝卧床休息后疼痛减轻,活动或咳嗽,喷嚏,均可是疼痛加剧,并沿坐骨神经走行路线向腿部放射,明显受限病程较长的患者,下肢有放射痛合并麻木。患者中有85%病例可引起坐骨神经痛。本病突出的原因主要是椎间盘退变,一般在20岁以后,椎间盘开始退化,水分丢失,纤维环韧带弹性逐渐减低本身椎间盘组织缺乏血液供应,修复能力差,加上负重大,活动多,遇到外伤,积累性劳损,造成纤维环破裂。长期腰肌劳损,肌肉和韧带萎缩,紧张性增强,使椎间盘的内压增大,也是造成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重要原因。中医认为本病主要是肝肾虚损,气滞血瘀,筋伤骨错,风寒湿邪乘虚侵袭人体,瘴阻经络而发病。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治的误区
腰部疼痛患者中,腰椎间盘突出占1/2,其中社会中有80%人患有不同程度的椎间盘突出。而对诊治此病更不容忽视。临床中也出现一些问题,甚至形成一些误区,为了进一步提高诊治效果,请网友参考:
1、椎间盘突出症目的重在有症状或征状,没有症状的突出去诊疗是错误的。临床中有一些腰痛的患者,其实是简单的腰部软组织疼痛,在查不清病因的情况下去做CT或MRL,而并不具备突出的体征,结果检查,提示有突出存在,这样就属误诊,造成不必要的时间金钱的浪费;
2、膨出与突出是不同概念,膨出是椎间盘纤维环向椎管内膨 而未破裂,突出则是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物被挤出而产生症状,椎间盘膨出一般无须治疗,自行保健锻炼就可自愈。
3、手术过多。椎间盘突出症大部分患者经非手术治疗可获得较好的治愈效果,只有部分患者经保守治疗不见好转或反复发作椎间盘脱出患者,才考虑手术治疗。有“突出”就“开刀”的做法不可取,手术也不是万能的,并不是一做就好,而具有一定的风险性。
4、腰椎间盘突出同时伴有其他腰部疾病,只重突出,轻视其它腰疾,而往往其它疾病是引起突出的关键所在,也是突出反复发作的原因,临床中要全面细致检查彻底诊断病情,方可药到病除。综合诊断,捷精治疗,使我们对腰椎间盘突出的水平得到不断提高。
腰椎间盘突出症研究进展
腰椎间盘突出是腰痛病中发病率最高的疾病,其原因复杂,长期以来我们对腰椎突出如何产生做一些简单的分析:
一是内在因素,主要是退变,二是外在因素,主要是损伤,这两种基本包括椎间盘突出如何产生的原因,损伤占主要因素。二者互为因果。损伤长期导致退变,而退变长期又容易引起损伤。在日常生活中,腰部活动负重最多,有些人往往存在长期腰部用力不当,姿势和体位不正确,就很容易引起腰部损伤。长期经常反复的损伤和劳损就容
易引起椎间盘的损伤。椎间盘组织没有血液供应,靠淋巴的渗透维持营养,20岁以后身体发育成熟,椎间盘逐渐开始退变,30岁后更为明显,退变以纤维环为重点,它是造成突出症的主要矛盾。随着年龄增长,纤维环、髓核软骨板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退变。若三者同时发生,则发病率少;若三者退变不协调,则临床中就会多次发病。
椎间盘突出主要是纤维环破裂,髓核借于椎体之间的压力而突出,但轻微的突出多可自然修复,因为人体的本身具有使其自然修复和代偿的能力,纤维环破裂本身不能修复,只能靠椎体的松质骨和硬脊膜外血管不断向纤维的破损处生长,填充间隙形成肉芽,肉芽可变成纤维组织封闭破损处,长期髓核内的肉芽纤维组织不断增加,液体成分逐渐减少,弹性降低,髓核变干,自身对变形的抵抗能力也增大,减轻了对纤维环的负担,这也是老年人发病率少的原因。
腰椎间盘突出有90%以上发生在腰4-5和腰5骶1。因为这两个间隙劳损重,退变快,最容易突出。突出方位各不一样,这取决于退变程度和力作用点因素,一般患者后侧方突出最为常见,引起多足单侧神经压迫症状,这是因为后纵韧带中线部分较厚,两侧相对较薄,易损伤破裂。椎间盘破裂病理可分为凸出形(膨出)、破裂型(突出)、游离型(脱出)。凸出形是因为椎间盘受内外因素影响压力增大,椎间隙变小,纤维环未破裂,髓核向外挤出而膨隆(轻型);破裂形是因纤维已损
琥珀膏、腰痛舒等药物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我们运用琥珀膏外贴,它能把有效药物,渗入病灶部位8-10厘米,能彻底改变腰部长期积累性劳损,引起的软组织粘连,萎缩,恢复韧带弹性,放松腰部肌肉,从而减轻椎间盘内压力,利用负压原理回纳突出物,同时配合口服腰痛舒胶囊 ,强效补肝益肾,活血化瘀,软坚散结功效,有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神经根炎性水肿吸收,修复损伤神经和纤维环。软化骨刺和韧带钙化,从内部调理扶正固本,并坚持长期保健康复锻炼,达到愈后不服发目的。
腰椎骨质增生又称肥大型脊椎炎,退行性变,腰肌劳损,中医认为本病是肝肾虚损,不能化精生髓充胃,生血养筋,致使胃本身发生退变,筋发生痉挛,外因与腰部过渡活动、老损、外伤感受风寒等有关,早期症状为腰部僵硬和酸痛,不能久坐。症状在清晨时加重,起床活动后减轻。活动过度后,疲劳后又加重,有疼痛可向臀部、大腿放时,阴雨天加重。
腰椎管狭窄症
椎管狭窄症是指任何因素造成椎管内空间变小,椎间孔及神经根管结构狭窄,引起压迫神经系列症状,其典型的特征是“间歇性跛行”,所谓跛行就是步行一段路程以后出现临床症状,需休息或下蹲片刻,才能行走,反复出现间断性行走,而弯腰骑自行车无症状或减轻,坐骨神经痛不典型。多发病于30-60岁男性,CT、磁共振检查对本症有明显的诊断意义。
根据病因,本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是椎管本身先天性或发育因素使椎管变窄;继发性大多由腰椎退行改变引起 韧带肥厚,后纵韧带钙化,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等均可是椎管变小导致脊神经、马尾神经受迫产生症状。用琥珀膏、腰痛舒配合使用一般患者一个疗程即可治愈。
腰椎增生、椎间盘突出怎样锻炼
1)站位,两足并齐,以意引丹田气至双手劳宫穴。两手掌推压肾俞穴、臀部外侧、臀部后侧、大腿后侧部、小腿后方,同时弯腰呼气,恢复原站位姿势,吸气。反复8次。
(2)站位,两足分开与肩同宽,意守丹田片刻。以意引气到双气劳宫穴,两手掌握托住腰部两侧肾俞穴,向左右各。晃8次。然后头部与背部均后仰过伸,两眼向上望天,两手向前压腰使腰部尽量后伸,同时吸气,渐渐恢复站立位,再向前方做轻度屈曲活动,同时呼气。重复9次。
(3)站位,意守丹田片刻。两腿缓缓下蹲。同时两手握拳伸直缓缓向前抬起,下蹲时以两膝完全屈曲为度,两上肢高度与肩平,同时呼气,以意引丹田气沿督脉上行至百合穴。然后徐徐站立复原,同时吸气,以意引气从百会穴下降至丹田。重复9次。
(4)仰卧位,意守丹田片刻,然后双手置于体侧,尽量屈髋,屈膝,踝背伸,同时呼气。然后足跟用力向斜上方蹬出,同时吸气,丹田气沿下肢膀胱经下行至足底。反复9次,最后引气回丹田。
(5)俯卧位,双手撑床,将头抬起,用手支撑上半身,慢慢抬起,使头尽量后伸使胸挺起,作用的支点在腰部,同时吸气,恢复卧位,同时呼气。反复6次。
(6)俯卧位,两手后伸,以腹部为支点,使上身和两腿同时后伸抬起成反弓状,同时呼气。然后复原,同时呼气。反复9次。
(7)倒行疗法:选择一条平坦、行人少、空气好的道路,一步一步地向后倒着行走。每次约20分钟,每天早晚各一次。双手叉腰眼睛向后看坚持倒行锻炼,能使腰部肌肉的血循环加快,改善腰部肌肉的营养供应,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引起的腰痛的有效方法。
(8)悬挂疗法:双手抓住架在一定高度的单杠,高度要求能踮起脚,而使人悬挂即可。每天悬挂10分钟左右。经过一段时间的悬挂,腰部紧张的肌肉可以得到放松,达到治疗腰背痛的目的,睡眠以低枕头、硬板床为宜,有利放松肌肉紧张减少腰背肌劳损的机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wujob1980
|
2005-12-15 14:24:07
|
显示全部楼层
腰椎间盘突出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skyfield
|
2005-12-28 13: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腰椎间盘突出症
好贴,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fcxmo
|
2014-9-18 23:48:29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如果只有300W,大家说是买奔驰好还是法拉利好呀? 回:最好买300辆二手奥拓,再雇300个司机,让他们跟在你后面开,一会排成S一会排成B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杏林杂谈
wujob1980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