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的人工呼吸法[转]

[复制链接]
查看1081 | 回复1 | 2006-3-1 11: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漢朝的人工呼吸法
<金匱要略、雜療方>:自縊死----徐徐抱解,不得截繩,上下安被臥之。一人以腳踏其兩肩,手稍挽其髮,常弦弦勿縱之。一人以手按揉胸上,數動之。
如此說明我國早在東漢時期已有人工呼吸的記載。又云旦自暮雖已冷,必可治。暮至旦小難也。又云心下若微溫者,一日以上猶可治。一定是有確實試驗過,才有更進一步的預後指示。
清朝政府編寫的醫學標準叢書<醫宗金鑒>寫到:此法嘗試之,十全八九,始知言果不繆。
清<醫學心悟>云:嘗見自暮至旦而猶救活者,不可輕棄也。
孫真人的<千金要方>:治自縊死---竹筒內口中,使兩人痛吹之,塞口旁,無令氣得出,半日死人即噫,噫則勿吹。
<肘後方>:療自縊死---塞兩鼻孔,以蘆管內其口中至咽,令人噓之,有頃,其腹中礱礱轉,或是通氣也。
<管氏五絕治法>:徐徐放下,將喉氣管捻圓,揪髮向上揉擦,用口對口接氣。
以上這些方法與現代人工呼吸相同,自金匱開始,後代醫師試之有效,莫不在此基礎上發展而更進步,然而人工呼吸這個好方法有沒有用在溺水方面呢?查閱典籍大都在努力的使水出來而已,不過因為查閱的書籍集中在北方醫師的著作裡,南船北馬的生活環境也影響到醫療技術的應用。
蠢华磊 | 2014-10-1 17: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名花虽有主,我来松松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