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针道天下
›
留针与出针
返回列表
发新帖
留针与出针
[复制链接]
1238
|
0
|
2004-3-12 18:24:45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留针与出针,也是毫针针刺法的重要内容。留针的时间须视病情而定,出针的操作也有不同的要求。现分述如下。
留针 将针留置于穴内,谓之留针。《素问·离合真邪论篇》记载:“静以久留。”是说当针刺入穴位之后,要安静地多留一些时间,这种静留以待气至的方法,称“静留针”。如果在留针过程中,由于病情的需要,还应继续施用手法,或为加强针感,或为达到补泻目的的方法,称为“动留针”。在临床上留针与否或留针时间的长短,不可一概而论,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病证可酌情留针15~30min。而慢性、顽固性、科长痛性、痉挛性疾病,可适当增加留针时间,如急性腹痛、三叉神经痛、痛经等,留针时间可达数小时。有些病证,只要针下得气,施术完毕即可出针,如感冒、发热等。小儿一般不便留针,点刺放血亦无须留针。还有一些腧穴常用快速针刺法,亦不必留针。
出针 出针法是指行针完毕后,将针拔出的操作方法。《针灸大成》说:“指拔者,凡持针欲出之时,待针下气缓,不沉紧,便觉轻滑,用指捻针,如拔虎尾之状也。”指出当穴下轻松,没有沉紧感觉的时候,才能拔针。其动作当仔细,随势提出,不能妄用强力,粗心大意。拔针时应先以左手拇、食指或食、中指固定补刺腧穴周围皮肤,右手持针轻微捻转退至皮下,然后迅速拔出,或将针轻捷地直接向外拔出。出针的快慢,必须结合病情和各种补泻手法的需要而定。若拔针后,针孔偶有出血,是由于刺破血管所致可用消毒干棉球在针孔处轻轻按压片刻即可。出针之后,应核对针数,防止遗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肿瘤治疗中心
走进中医
岐黄子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