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医理探源
›
[转帖待评]五经辨证
返回列表
发新帖
[转帖待评]五经辨证
[复制链接]
1022
|
2
|
2004-3-20 12:44:58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转自:wqn1
五经辨证
凡学中医的,无不为中医的所谓复杂的辨证方法搞得头大。一会是六经,一会是卫气营血,一会是八纲,一会是脏腑辨证。中国人学还好说,外国人学,简直就是折磨人。既然中医是以五行做为理论核心,而且病因具有弥漫性而不单单损经而不损脏或腑,所以,客观存在只
有脏、腑、经,所用为精、气、血。所以 ,我自拟的五行辨证,请大家审评:
先理解新的《脏腑演化定律》(2003年第四期《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1)生命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所进化出的脏腑有个极限数量,它最多只能进化出五大类实质的脏,也只能进化出五大类中空的腑。
(2)相表里的脏腑,一般先进化出中空的腑,然后再进化出实质的脏。
(3)在站立位置的人体上,相表里的脏腑,一般脏在上位,腑在下位。
也就是说,人类做为最高级的生命类型,他只能先后进化出五大类脏(显然不是五个脏):胰、肾、肝、脾、肺。也只能相应地进化出五大类腑(显然也不是五个腑):肠、膀胱、胆、胃、心。而且相表里的脏腑,一般是,先进化出腑,然后才进化出脏,即:先有肠,后有胰;先有膀胱,后有肾;先有胆,后有肝;先有胃,后有脾;先有心,后有肺。并且相表里的脏腑位置,站立体位秩序井然,脏在上位,腑在下位,即:胰上位肠下位;肾上位膀胱下位;肝上位胆下位;脾右后上位,胃左前下位;肺上位心下位。
新的中医五经辨证如下:
1. 木经辨证
对应症:晦涩质型。
五行性:木。
主脏腑:肝、胆。
主病理:肝、胆,五行属木。情志影响,气伤肝,肝失疏泄,气滞血瘀。则出现以瘀血为主要表现的晦涩质症。对伤寒,为少阳口苦、寒热往来;脏病为胁疼之类。
2. 土经辨证
对应症:腻滞质型。
五行性:土。
主脏腑:胰、肠。
主病理:胰、肠,五行属土。土运化不利,水湿停聚,困滞中焦。则出现以湿阻中焦胰肠为主要表现的腻滞质症。相发于伤寒太阴脾证。三焦辨证的下焦。
3. 火经辨证
对应症:燥红质型。
五行性:火。
主脏腑:脾、胃。
主病理:脾、胃,五行主火。脾生血似火,胃火能消食化谷。脾胃有火,则出现以消谷善饥、口渴而燥为主要表现的燥红质症。伤寒的阳明腑实证。
4. 水经辨证
对应症:迟冷质型。
五行性:水。
主脏腑:肾、膀胱。
主病理:肾、膀胱,五行主水。肾阳虚衰,形寒肢冷,水运不畅。肾、膀胱阳虚水泛,则出现以寒冷、二便清淡为主要表现的迟冷质症。有部分可对应伤寒的少阴之为病。
5. 金经辨证
对应症:倦晄质型。
五行性:金。
主脏腑:肺、心。
主病理:肺、心,五行属金。肺主气,心行血,肺心气血不足,则出现以气短无力、心悸为主要表现的倦光质症。其皮毛之病,为伤寒太阳病。
生而为人,难免不外感“五淫”,内伤“五情”;五谷为害,五菜为疾。病因虽多,但人体是一个以宇宙五程演化律为蓝本的演化的载体,他的组织结构、脏腑经络,卫气营血精,皮肌骨筋脉,都对应着不同层次的物质、物质结构、功能表达,因此,虽病因各异,但人体反映于外的病息表达是有限的,可数的。在宇宙五程演化律的指引下,一个以数码为病程阶数的“五程辨证”,将会从根本上消灭中医界众多辨证纲领,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统一中医辨证。
人啊,一个自命不凡的生灵,却也逃脱不掉疾病的困扰,产生异于常态的功能表达式————病。
五经辨证的好处如下:
1、五行、五脏、五腑、五经。一概不得罪。
2、病因不同,但机体如一,五行经归类,意义重大。只有经络外达皮毛,内络脏腑,卫气营血为用,五行归纳其类。
3中医所有病辨,无不在表达于五行经上,或偏重于脏或腑或表或里,只有五行经,一个永恒的正确纲领。
4、五行经定位宽泛科学,五大纲领。先定其位。然后才是在位上,再加气血虚实,六淫七情,等诸因。病因是标,定位是本。
5、所有脏腑,与西医高度一致,显得科学、民主。
这就是我以宇宙五程演化律炮制出的新的五经辨证。它统一了中医辨证纲领。认为,生命机体是一个,统一的,不统一的只是病因有别,你没法统一病困,寒热有别,没法统一。但无论寒热 ,无非外伤皮毛,内损五脏五腑五经。病息不一,但产生了五大类病证。既五经辨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jinsir
|
2004-3-22 12:25:28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待评]五经辨证
虽然对先生的五经辨证看不甚懂,但先生立论新颖,可以每经试举2~3例以证明先生的辨证与现行的中医八纲、脏腑、卫气营血、三焦辨证进行对比,以证五经辨证的优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军民软件
|
2004-3-23 14: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待评]五经辨证
可被我逻辑中医接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军民软件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