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音乐与养身养性(七)5 Z9 e9 M, f. V) {/ b6 m# i6 y
, r \! |6 ^3 ^$ T6 G
一日雅。……但能得静、远、澹、逸四字,有正始风,斯俗情悉去,臻于大雅矣。
) ?1 ~ O$ D* z5 X; H4 q
" C8 E2 d; x1 Z3 V3 L9 o4 H一日润。凡弦上之取音,惟贵中和,而中和之妙用,全在温润呈之。……盖润者,纯也,泽也,所以发纯粹光泽之气也。
* d4 H0 I: K3 d) U
( W* x; R# |9 ?/ j一日圆。五音活泼之趣,半在吟猱。而吟猱之妙处,全在圆满。宛转动荡,无滞无碍。
9 ?$ {5 D3 b9 ^% h2 l1 T! f$ v9 c, \. z8 y* {( z' ^& t
一日细。音有细眇处,乃在节奏间。始而起调,先应和缓,转而游衍,渐欲人微,妙在丝毫之际、竟存幽邃之中。
4 a9 u8 @ h" i3 m8 w
d- Y, W9 h( u一日轻。不轻不重者,中和之音也。……惟轻之中,不爽清实,而一丝一忽,指到音绽,更飘飘鲜朗,如落花流水,幽趣无限。……故轻重者,中和之变音。所以轻重者,中和之正音也。
# f+ D4 ?: f! s9 D. W( |3 m+ n1 Z. ^+ \) f6 {) `
一日重。……诸音之轻音,业属乎于情。而诸音之重者,乃繇于气。情至而轻,气至而重,性固然也。第指有重轻,则声有高下,而幽微后,理宜发扬。……惟练指养气之士,则抚下当求重抵轻出之法,弦上自有高朗纯粹之音宣扬和畅,疏越琴至于力,又至于不觉,则指下虽重如击石,而毫无刚暴杀伐之疚,所以为重欤!及其鼓宫叩角,轻重间之,则贷岳江河,吾不知其变化也。$ Q8 c$ c7 X$ n4 W g
9 A) j. Y. y0 P
一曰迟。……未按弦时,当先肃其气,澄其心,缓其度,远其神,从万籁俱寂中,冷然音生;疏如寥廓,育若太古,优游弦上,节其气候,候至而下,以叶厥律者,此希声之始作也。……
0 T6 P# d# d) r, L, E Z i
! b: ?4 t3 X! R. \. q# q复探其迟之趣,乃若山静秋鸣,月高林青,松风远沸,石涧流 寒,而日不知晡,夕不觉曙者,此希声之寓境也。……0 ~! z6 F) `! M% v7 N' c
7 Q, w# o3 {) K 一日速。迟为速之纲,速为迟之纪,尝相间错而不离。……
4 r5 j- t/ {1 }* W
1 k% j7 q' V/ t) p3 Z9 B, R) n 琴操之人体,固贵乎迟,疏疏澹澹,其音得中正和平者,是为正 音,《阳春》《佩兰》之曲是也。忽然变急,其音又系最精最妙者,是为奇音,《雉朝飞》《乌夜啼》是也。
6 _% A5 @$ x! }6 l0 @$ J1 @" P3 c+ `
二十四况将如诗如画的琴曲的情趣和意境勾勒出大概。然而细细读来,其中有许多内容就是对鼓琴者气质和情绪的论述。认为“其人必具超逸之品,故自发超逸之音”,弹琴乃“理一身之性情”,重在调气,气血流通,不仅能获得鼓琴技艺精髓,也能“雪其躁气,释其竟心,指下扫尽炎嚣,弦上恰存贞洁”,所 谓养生之大道,也赅其中了。4 y, H; I: }( f$ V) ?
0 X! L! N* f c k$ X9 o 有不少文学作品也细致地描述了音乐活动时,情志调和、精神内守的情景。; E. b1 h( ^/ i2 j
* d: p$ C& O: H0 R7 f
如白居易《船夜援琴》:4 v: T( \' s4 I' X
. f# X! j$ i9 ?. w
鸟栖鱼不动,月照夜江深。& [- b, o* L+ U2 e# @: T+ f1 h; ~
" M# |" F' j6 H7 R, o- U1 ^
身外都无事,舟中只有琴。
' x9 D# ]; c- K& `6 i4 P2 I$ z, k" w2 F9 g% a9 |
七弦为益友,两耳是知音。/ D, m, c4 _, w7 `' K
# A% [6 h+ G1 E/ k
心静即声淡,其问无占今。
0 d, ?0 i$ ~+ S( |
9 `' d e; a8 R! d" e4 |* G3 L 音乐的移情作用,能使人如人“身外无事”、“出有人无”的 境界,故而喜怒哀乐均适度中节。# X" K4 n$ P3 ?# `, n! w
, O) s8 `( u2 P- J" y. N
4.情志相胜
7 @ [. w1 Z- @4 g% @
0 x! r( u1 k) g- Z' z 情志既能致病也能治病。利用情志治疗心身疾病,在我国至 少右两千年的历史,行之有效,疗效独特。6 B l6 U0 n3 k2 h9 m0 y
8 M; F$ Z6 ?! T4 \+ r" r 以情制情,是立足于五行理论的一种方法。五行之气能周而复始、有序运行,就体而言,配五脏、合五体、通五官、藏五 志、主五情,同时也与五行之间生克制化相应。这种治法最早见 于《素问》中。4 X* F2 h: T" g& `/ u* k
8 u6 ^7 M% W3 ? 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 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
% ]4 F: G& q% c4 i3 p( M9 b+ @) [+ v5 d! _4 H! F. }
后来历代医家对这种说法都有发展,如金元时期的张子和说 得颇为详细:
# }- W% R: f6 w2 W# k/ \8 m$ G" l% [
2 U2 X- w, g C4 b. |: S1 ] “以悲治怒,以怆侧苦楚之音感之;以喜治悲,以谑浪戏狎 之言娱之;以恐治喜,以迫遽死亡之言师之;以怒治思,以污辱 斯罔之事能之;以思治恐,以虑彼志此之言夺之。凡此五者,必 诡诈谲怪,无所不至,然后可以动人耳,易之视之”。 现代随着身心疾病在疾病中所占比例逐渐增大,以情志相胜 的治疗方法也更引起人们的重视。
) m5 P) D! i3 _$ G1 a* e: Q/ H. A* f% f( R% t
音乐用于以情制情,主要依据于乐曲体现的感情色彩。此 外,人们也注意到,传统音乐所表达的感情色彩,也和调式有关,也就是说五音构成的五类不同调式的音乐与七情五志相通,生生克克,发挥着人们通常意想不到的作用。这一点已有人在临 床上探索并加以研究。2 x7 S9 R! v, ~; _) G) ^+ }( t. T7 ~
6 H0 W& W9 i% ^: l& k' c (1)悲制怒9 `8 r# r9 T. H8 ?" s3 C6 w( d3 q
% F' h+ o! {9 z; n从人的生理上来说,怒属于机体的一种应激反应,在特定的 情况下给人以积极、进取的力量,在生活因素的作用下,通过大 脑皮层,使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引起呼吸加深、 加快,心跳加强,血糖浓度上升,能量消耗增多。这些反应一般 情况下是具有保护性意义的,假定一个人经常压抑愤怒和不满情 绪、有不安全感,他就比别人更容易患上癌症。但是,发怒超过 了机体所能耐受的限度,或者发怒的时间过长、发怒的次数过于 频繁,这种应激状态总的延续能击溃人的生理保护机制,使人出 现各种各样的疾病。凡气血偏胜的人,往往容易发怒, 《素问》中说: “气血上 逆,令人善怒”。 怒为肝之志,怒则伤肝,大致会出现几种情况,如:肝气上逆。出现头部胀痛,如果气升太过,血随气逆,可能呕血、神识不清、甚则昏厥。, S, r' t% `( { b# M7 w
2 h+ M; A2 ~: A: V! R
肝阴不足。暴怒使阳气偏亢,肝火炽盛,火盛伤阴,导致肝 阴不足,常见头昏、目赤等症。 肝木乘土。肝在五行中属木,脾在五行中属土。肝失疏泄, 影响脾胃,出现嗳气、呕吐、腹胀、便溏、食欲不振。
+ K* q) m8 e7 q* I! A2 ? a( c
3 _9 k9 y; q+ H- I( h 以悲制怒,选择凄切感人的乐曲来缓解过怒的情绪。% _0 M$ |2 r, ?5 `' V# v+ e
% Q; X2 _- a. p. L8 w 《小胡笳》(琴曲)
/ X+ R q: V9 B- ~+ i& m/ h. ?+ y u% F' c: ^' M0 I+ G
《江河水》(管子曲) t" [0 e6 _( Y' ?0 \
0 \' e+ i$ Q: l& k
《汉宫秋月》(二胡曲)$ a0 H# e( m6 V! s" H2 l) o
3 ?; e1 K5 y F
《双声恨》(广东音乐)
1 x! F9 M! H s2 P0 Y; ~) L* u4 T8 {4 g! c1 L5 J* T
《病中吟》(二胡曲)
6 u0 N0 D# a" N* T! u+ B9 s G& @5 F+ T- w( S
这些乐曲,以悲情见长,如《江河水》凄苦悲切;《汉宫秋 月》哀怨悲愁;《小胡笳》深沉哀婉,都感人至深。0 J; h2 X' }& L
6 C* [8 E, P3 r+ S d+ Q9 ]
按照五行选乐原理,可以羽调式的音乐加以调理,以期潜降 过亢的肝火。; H) A( a: n- ~. q
1 u) b* E2 |- w) Q" a
另外,在古代医案中,也有过以“喜胜怒”的记载,在具体情况中应灵活掌握治疗原则。& b5 N2 X" N# M# U
- e8 ]$ E6 a4 P3 d: c2 T& B$ ^# T (2)喜胜悲忧
5 T: x5 Z$ n/ |2 W9 h6 D# a2 S7 t
! S" G2 O" V3 i 悲是伤心痛苦的一种情志活动,生活事件能使人陷于悲伤境 地,会出现哀伤哭泣的情绪变化,悲伤过度、让人痛不欲生,不 能自拔,对身心危害极大。悲为肺之志,悲哀过度,使肺气消 散,所以称为“悲则气消”。肺气耗损,语声低微、神疲乏力。 严重的话,导致心肝神魂失常,不能正确地待人处世,甚则或精神狂乱、不辨东西,或倒地昏厥。喜治悲,可选择: h7 j+ H5 H/ K2 D* F- o) _
8 U+ h( |" n7 y- K) x2 d9 D7 k
《花好月圆》(民族管弦乐)
! i6 n, l, n7 O: J0 ?
& U0 g$ U! ~8 r7 Y V X+ J 《喜洋洋》(民族管弦乐)8 _3 T: f% c0 H8 b$ @
- B5 n. b+ y% F: x 《瑶族舞曲》(民族管弦乐)
' O! ^1 L( S( K" w' ?# u' E" U/ O# O8 Y$ J! H
《欢乐歌》(江南丝竹) E+ ?: D' k# `5 T& I' |
4 p: u0 w7 \/ y6 d* q7 h/ I 《喜相逢》(笛曲)
+ e9 r# R: W3 C7 ?2 U5 F' ?% `- m; r$ r
$ M& ?' X# b2 m3 J. H$ ? 《鸟投林》(广东音乐)
8 W- h- q2 B7 f8 W6 x& m- G9 N* Y) Y4 C c! |) ?1 n8 s5 H
这些乐曲都有欢乐愉快的情绪,旋律明快流畅、曲调轻盈优美,在情志上达到喜胜悲的目的。; I) r( L. Z: ] A. c( |
/ A- G+ r& a$ s4 n0 \# O& h+ X$ Y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顺势疗法,也即前面所提的“疏泄法”,为克服悲哀,可先选听悲曲,如《江河水》《汉宫秋月》之类,待情绪投入到音乐的情境中后,得到发泄,再以欢愉的乐曲施之,这样悲哀的情绪得到化解,心中热爱生活的热情能被重新唤起。1 @: t7 E9 x0 ]- ~0 j
4 c# J* D, z2 |5 P/ }5 K
(3)恐胜喜( x7 E3 x3 U/ d
, k) j5 {3 U+ G/ Q5 i4 m! q 喜,是心情愉快的一种情志活动。喜悦适度,气血调和,内心快乐,全身舒适,对健康极有益处。《素问》中说:“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就是这个意思。但是大喜过分,对身体有害。" t6 P9 q- |; h! d$ X, t: C0 e
/ X* B8 q T9 E" N' x喜为心之志,喜乐过度则伤心。如果心中百求不得的欲望突然实现,一时会喜出望外,难以抑制,有可能导致心气涣散,百脉开解而心伤,神不守舍,其所出现的病症,轻则心悸、心慌、失眠、善忘、思想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称为心神不安;严重的话,喜笑不休,自己不能控制,妄言妄动,心神失常。所谓乐极生悲。
4 s) H% L0 q# V$ c t5 v: o* `: e; I- N# [ p6 C: S
喜在五行中属火,按五行生克关系,水克火,所以在治疗上通常是以带有水性柔润、清凉的东西来安定心神,按照古法,也利用属肾水之情志的恐,来克制大喜过妄。2 p, j9 E0 y/ z) `
5 O8 g. f& |1 |3 V8 P. ^2 e
音乐疗法也依据五行生克之理,但是尽量不用令人恐惧的声音或音乐。根据水克火的原理,可以选择柔和、清润的音乐来安定心神、沉降阳气。这类音乐有:
) |% Z9 M/ S* o) v; G6 I1 i# ^
9 \5 P! I9 ~* w, f3 t( { 《二泉映月》(二胡曲)
. t5 l6 w( ?" c3 D/ p
; f, c! N& ?' n& m0 m 《寒江残雪》(丝竹曲)$ M. M- b5 x3 B# \, e6 A
4 p- O+ @; _7 f/ Y! S' l- ^' [
《平沙落雁》(琴曲)
' ^6 C7 o9 U, l! ?) }: l& B
+ H- n$ o* {& ^. S《潇湘水云》(琴曲)
6 t; y z3 k3 z* y, `
9 S+ v* Y8 c/ r( g: M5 M4 Y《小河淌水》( D& E! }+ ^( d
% I: K1 n; _; _+ k7 L
七情中,惊也为心之志,大惊伤心。突然受惊,使心气紊乱、心神不安,甚或心神失常,惊慌失措,心悸、失眠,严重则语无伦次、哭笑无常,或狂言叫骂、躁动不安,心无所依,神无所归。也据此乐疗。
% a% x0 M( c$ {. _1 E6 w
4 P9 @, N" b# L0 L除以上乐曲外,选择羽调音乐效果也好。
. P6 D" y1 k" {! a$ o2 R' X
/ Z5 N9 J& n2 H" s' z" q' @; G (4)怒胜思
( O$ O( V# r5 R) x4 ?1 m+ }& e. F" ?. j& @+ ?
思虑是正常人的一种情志活动。但思虑过度会伤害脾胃。思虑引起气机郁结、脾失健运,消化腺活动减弱、味觉功能障碍,食欲不振、腹胀、便溏;肌肉松弛、倦怠无力、行动迟缓、消瘦。长期思虑太过能影响到心,轻则心悸、失眠、多梦;重则痴呆。除此之外,亦能影响到身体其他系统,如诱发神经性皮炎,此外男性可出现阳痿、遗精、滑精等症,女性见白带增多、月经不调。
- a8 G. n- ^9 Y# P3 J; G+ L+ m) y8 D) V8 o6 K
乐疗可选择情绪激昂一类的乐曲。按五行生克为木克土,木性升发、调畅、生机勃勃,此类情绪的乐曲均有佳效。调性、音色明亮,具有进取精神、对前途乐观自信的乐曲,易使受乐者受到感染和鼓舞。如《光明行》给人以自信心,热情开朗,乐曲中所表现到前进的步伐,对化解思虑很有帮助。
; U( }2 [# _ v) }$ o3 \$ A2 ~ x, S _: a* M
怒为肝木之志,传统认为怒胜思。《古今医案》中记载过名医朱丹溪以此法治愈一妇女思夫成疾的案例。就音乐而言,不大会引起负性情绪。所以不必刻意追求。这类音乐可选:
) M' \! D2 A" M- e' W, m! m
( @1 S0 K2 H; H2 Z* l9 l a《光明行》(二胡曲)
* w ]2 b, m! K1 m) u. T0 F1 i& H* T2 u* `: P; b4 {' T
《听松》(二胡曲)
$ X B3 c7 m* S8 U: Q- n7 v' Y8 d# P$ o7 d3 z
《大浪淘沙》(琵琶曲); P8 q# @+ @2 L: n
" J% M ?# d) C4 U& i& K8 k, W3 w《战台风》(筝曲)% a# L& `! g8 ^
X" u9 `( D5 j! s" T* [, n《酒狂》(琴曲)
7 m# n% j0 N2 o t" o6 n, S
: P2 ^* c4 U! ?1 o* j《广陵散》(琴曲)
" r! x( T& _5 T$ H" h
. {4 d3 h3 `5 J% \4 n《霸王卸甲》(琵琶曲)
4 v1 j) l9 d8 {1 Y2 N; f+ t4 N$ t5 L& D4 @; C
《赛龙夺锦》(广东音乐)6 g6 M% I( O$ m6 B" E' X% [1 i
# z' p4 j# i5 W- G) R) u6 @
另可选用角调音乐。
9 q9 i, m* B( y& K' M3 ^+ w) D' N, a% p7 h2 ~
(5)思胜恐( p; R u n( j2 q/ B: t/ X ^
/ L+ {; _7 Y) N7 G: C) T& O" a 恐,是恐惧、害怕的一种情志活动。胆怯之人,遇事每易出; [: N l! I4 ~2 w. H' a
9 W( M* q, q- |( o- [现害怕的心理状态。恐为肾之志,长期恐惧,就会伤肾。恐惧时
, H F9 @5 A; T9 X0 ?& _* g8 G' [9 _ R' v# t- U, P& ~
气趋于下,同时血亦随之下趋,出现面色苍白、头昏欲倒,甚至5 H% X2 i, M# ]4 \* ]4 T- j* W
/ D+ D# {3 {$ S" y4 l N昏厥,恐惧持久不解,会损伤肾气,二便失禁,男性遗精、女性5 X0 n# T; i9 \1 X2 d3 V- y
* f% X4 `, O- s! S白带增多;同时亦伤及心神,出现失眠、多梦,严重者神志昏
1 W' Q$ ]+ W8 B* O; w9 w8 t+ t) y+ X$ m
乱。' @5 d. l; w: Z! b0 @9 k' q3 `
" e2 ? E/ } q, q
根据五行土胜水的原理,温厚、中和、沉稳的乐曲对恐惧心: A' O" `$ J p6 O- _
) h' \8 {' p' R理有抚慰和治疗作用。这一类情绪的乐曲颇多,如:8 W# o* E+ ^4 [+ \; g O1 \- f! y
! H* t5 e6 w7 T( H
《梅花三弄》(琴曲)
: v# r- C% g& i/ B6 n, K. x! V
. n' y* H2 k6 v& Q《阳春白雪》(琴曲)
' @: {4 i6 V7 o( {
7 a/ N, a- K0 Z2 N7 _《梅花操》(福建南曲)
* P" |- b. W2 ]4 N$ {* s& W) Q' [7 ]
g! r& f" r& t; t7 K5 X9 S《霓裳曲》(江南丝竹)& W: M+ X0 p* k7 b
: e- z& b9 z% D《中花六板》(江南丝竹)
4 E8 i" K' W+ E/ B% P; A( D; D8 h$ y! `5 s- T
《满庭芳》(江南丝竹)1 q. K& H, B" V9 q# ` L
' B; t3 }0 y2 r% Y6 v$ ]0 m b9 s; m* w《忆多娇》(江南丝竹)
' y7 D* F$ R5 z- V# I5 b& ~' W* ^5 ]4 Q$ Y5 j8 Z( U
这些乐曲古朴雅致、旋律流畅、气韵浑成、淡雅脱俗。其他宫调乐曲也在选择之列。
5 y: J5 c' V8 Q/ r4 _2 f# O8 M' x3 e. c. q, E: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