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仁义 发表于 2015-3-5 22:08:24

广州康纽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兴旺发达

研究生产表明广州康纽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采用酶法生产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因其安全性极高、价廉、易于推广而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
  大多数活性肽的生产流程为:原料蛋白→预处理→酶解→分离→精制→成品。
  酶的选择是生产活性肽的关键。目前商业用酶主要是微生物酶(酸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及复合酶)、植物蛋白酶及少量的动物蛋白酶,当前的研究者常常要从大量的酶中进行筛选,虽能根据原料蛋白的组成和酶的专一性作为参考,但仍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因此,研究者可根据活性肽的结构特点,通过酶工程来生产特定的酶类[11]。由于单凭一种酶有时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可用复合酶系[12]。尽管人们在生产中已采用了复合酶系,但由于酶反应体系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共同作用机理仍有待于进一步的    探讨[13]。
  另外,也有研究者直接利用微生物在原料中发酵,如Leblanc等用瑞士乳杆菌发酵牛奶得到抗大肠杆菌O157:H7感染的多肽[14]。利用基因工程对生产生物活性肽的酶进行改造,从而获得新特性的活性肽,也会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15]。
  2.5酶法生产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2.5.1存在问题
  虽然采用酶法成功合成了许多复杂的多肽序列,如阿斯巴甜。但酶在水相中存在的问题越来越明显,最主要的是副反应多,特别是对肽键的水解,导致在合成大分子寡肽时会产生大量副产物;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许多氨基酸衍生物在水中的稳定性很差。虽然“非水相酶学”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现仍局限在模型二、三肽的合成。
此外,在蛋白质酶水解时会形成苦味肽,这严重限制了蛋白质水解物的利用。水解物的苦味是由含一个疏水区和一个亲水区,二者相距3A的肽产生,其中氨基与亲核接受器的相互作用和疏水相互作用而引起苦味。苦味是蛋白质酶解的必然结果,其强弱程度是决定水解物在食品中应用的关键因素。因此许多脱苦方法应运而生,包括选择性分离、掩蔽、酶处理/多肽外切酶的应用。
  2.5.2解决办法
  (1)选择性分离最早用活性炭对酪蛋白水解物进行选择性分离来脱苦。其机理是,活性炭作为疏水吸附剂与疏水性苦味肽及氨基酸结合。其它疏水吸附剂还有琼脂疏水色谱、双氧树脂纤维素、酚醛树脂和免疫专一吸附剂等。另外,用水合乙醇能有效地去除苦味肽,此法可用于工业化生产中。
  但是通过吸附的方式除掉苦味肽时,会引起蛋白质和氨基酸的损失,降低营养价值。
  (2)掩蔽有许多物质能够掩蔽水解的苦味,如五聚磷酸盐、胶原蛋白、甘氨酸环状糊精等。将苦味肽和蛋白质混合,能有效降低苦味,这是因为蛋白质和氨基酸及多肽之间有亲合力。众所周知,苦味与酸味混合可减轻苦味,因而,也可用谷氨酸或天门冬氨酸掩蔽苦味但产品有点酸涩。若添加过量的牛磺酸后,产品可不带酸味。
  (3)酶处理/多肽外切酶的应用类蛋白反应(Plastein Reaction)是一种有效脱苦方法,将部分水解的蛋白物与特定的蛋白酶保温后能形成“类蛋白”,这是一类类似蛋白质的高分子物质,与原蛋白质的性质不同,且不再有原来的特殊风味。
  3研究开发生物活性肽的前景
  源于蛋白质的活性肽是一种多功能因子,其组成氨基酸并不一定是必需氨基酸,这就为人类更为充分利用那些原本认为生物价不高的蛋白质资源,从而生产出更能满足人类保健需要的基料提供了新的机遇。
我国有大量丰富蛋白质资源,由于原料利用率不高,农副产品加工中产生的大量下脚料和工业废物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若采用生物技术进行蛋白质的深加工,会有广阔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广州康纽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兴旺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