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究方法与方案
逐渐进入深层次。回复 #21 胡来元 的帖子
从性味上分析,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泻为阴,糖为甘,酸为阴,脱氧核糖核酸,就不能说清归属,我看应从它在人体取那种作用来分阴阳,静止,起抑制作用,应属阴,急进,起兴奋作用,属阳.回复 #22 戴发修行 的帖子
先分清广义概念之阴阳。而后再分清狭义概念之阴阳。 中医疗病,分阳证和阴证,阳虚与阴虚,阳证及阴,阴证及阳,阳虚阴盛,阴虚阳亢,阴虚生外热,阳虚生内寒,阳虚急进的兴奋的作用衰弱,临床症状,畏寒肢冷大便溏泻,困倦多眠等等,阴虚,则反之,抑制,作用减弱,激进兴奋作用加强, 现代的中医应该少谈点儿方法理论,多做点儿治疗实践 应该是理论指导临床实践。回复 #26 胡来元 的帖子
有道理,理论不清目标不明,注重于实践,中医不就是偏方大全了吗, 原帖由 戴发修行 于 2007-11-21 07:46 发表 http://www.dyjc.net/bbs/images/common/back.gif有道理,理论不清目标不明,注重于实践,中医不就是偏方大全了吗,
给我讲讲,你怎么用理论实践哪